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村子里面最聪明也是经验最多几个人,凑在一起商量来商量去,发现还是答应王百花的条件是最好的一条路。
      反正再坏也比不上现在了。
      人都死光了,还谈什么未来呀?
      是他们在和王百花和戚述他们,表达了自己同意效忠的意愿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回到村子里,和大家汇报这个好消息。
      过不了多久,村子里面迎来了一阵喧闹的欢呼声。
      王百花现在的事情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于是就和戚述慢慢的往回走。
      这里先留了几个影卫处理一下后面的事情。
      等更专业的人士来了之后,这些影卫也就可以功成名退了。
      虽然只是在外面呆了一个晚上,但是王百花回到了他自己专属的马车上,躺在那熟悉的垫子上,闻着熟悉的味道,发出了一声满意的慰叹。
      人最怕的就是比较啊。
      本来奔波在路上,还觉得自己很辛苦。
      但是和刚才村子里见到的那一群胡人来比,实在是幸福的太多了。
      之前说好了,要从那群人当中选一些护卫,充到知府的护卫队里。
      但是他们村子现在又要找合适的聚集地,还要抓紧时间开采矿石,如果仅仅是靠村里边那些生病的人,肯定是做不到这一些。
      所以戚述格外开恩,让这些已经选为护卫队的人,先帮村子处理好他们自己的事情之后,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到知府府去和他们会合。
      王百花在床上躺了一会儿稍作休息,就起身进行了一下,洗漱整理,换了一套新的衣物。
      迫不及待的就跑到大夫人的马车上去,跟她说昨天晚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只把大夫人和他身边的嬷嬷听得两眼泪汪汪的,不停的用手帕擦拭着自己的眼角。
      一直在京城生活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居然会有人生活的如此困苦。
      也从来没有想过世界上还会有人,生出这么奇怪的病症。
      当听到村里的人对王百花感恩戴德,大夫人的思绪早已飘到了她年少的时候。
      那个时候她在家里面作为一个未出阁的少女,整天无忧无虑的,最烦心的事情无非就是她想要的那串首饰,提前被人买走了而已。
      还记得有一年天下大灾,无数的流民涌向了京城,
      为了安抚流民,皇家带头施药施粥,当时大夫人的娘家也跟风做了一些粥抬到大门口去给这些流民。
      其实本来是一件好事,硬是被京城的这一些人当成了攀比的生意。
      争着抢着比较谁更加慈悲,谁更加好心。
      你给流民一人一碗粥,那我就给流民一人两碗粥。
      施粥的数量上去了,那必然就要在施粥的质量上做手脚,否则的话,支出的银子太多,让这些人家心疼了。
      在他们的观念里面,可以给自己花一千两买一个一辈子就带一两次的首饰,也不愿意把这一千两花在素昧平生对他们没有用处的流民身上。
      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大夫人的家族也受到了影响,整天做着表面上的生意。
      这个时候,大夫人看到了城里面仁心堂的一个小夫子,他在乱糟糟的情况下,还在固守着自己的内心,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给流民们把脉,写药方,抓药方,熬药。
      流民们其实也都不是傻子。
第135章 大夫人的愿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