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姜红霞每月工资过百,自然不在乎那五百块钱。
      但是邬继茂省吃俭用的钱能想着给她,多少有些触动。
      常威回到自己办公室里,思忖着过两天就是正月十五,日子过的愈发快了。
      照规矩,今晚就要上灯。
      他从柜子里拿出一套笔墨纸砚,在办公桌上展开,开始写《青玉案·元夕》。
      苏轼写绝了中秋,辛弃疾写尽了元宵。
      范团儿推门进来时,带着细小的雪花。
      雪花细碎着,在冬日的空气中漂浮,或左或右,轻柔的如同位翩翩起舞的少女。
      范团儿静静的看着常威提笔写字,神情专注的模样让她心头轻颤。
      冬天来了,春天也快了。
      总会有人带着蠢蠢欲动的心,比旁人更敏锐感受到春天的味道。
      常威此时刚刚写完最后一句,轻轻把笔撂下,满意的点了点头。
      梦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范团儿走近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句。
      常威得到过书法技能,字写的很好。
      这点范团儿很早就知道。
      姜红霞的座位上方墙壁挂着龙飞凤舞的“坦荡”二字。
      邬继茂的脑袋上也有一副“勤能补拙”。
      她静静的欣赏了会,伸出玉葱般的手指小心翼翼的把宣纸卷起来,柔声道:“这幅字给我了。”
      常威无所谓的耸了耸肩。
      范团儿把字卷好,又收拾了桌上的笔墨纸砚,再给常威泡了杯热茶,询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过完十八。”
      正月十三上灯,吃圆子;
      正月十八落灯,吃面条。
      范团儿点点头,“事情有些变化,你送两位爷爷去了太行山之后不要直接去江城。”
      常威疑惑的看过去,“部里另有安排?出了大案子?”
      范团儿摇了摇头,“是王大将点了你的名,让你陪着他巡视东南,刚才部长打来电话,让你不要拒绝,这是个好事。”
      常威当然知道是好事。
      王用这是在提携他。
      “他大概会在江南待到4月份,然后去南省,等他巡视完了,你再去西南。”
      常威思忖片刻,抬头道:“我最多待到六月份。”
      七月要上山开会,他得躲的远远的。
      范团儿不知道这些,倒是没有反对,“六月应该巡视完了。”
      常威沉默了会,又问道:“能不能让部长在西南给我安排一支可靠的战斗小分队,我让鸡毛他们先过去。”
      “有什么安排吗?”
      “我怕有些人要跑。”
      范团儿张了张嘴,见常威没有继续说,便没问要跑的是谁,思量着道:“这事不用找部长,我爸有个旧部就在那边,你要多少人,我看他能不能调的动。”
      “一个营最好,不行的话一个连也行,要已经适应高海拔的老兵。”
      “有点多,要请示。”范团儿思忖着,又点了点头道:“交给我吧,我让我爸去想办法。”
      常威看着范团儿匆忙离开,缓步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轻轻飘落的雪花,把目光从西南方向收回来,又看向东南的位置。
      两个月前,有位美丽的姑娘去了那里,不知道她现在过的好不好!喜欢我靠破案养家糊口请大家收藏:

第458章 变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