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上午他在练兵场都有些心不在焉,他回忆起和端木凝香的点点滴滴,在这里,他的每一天,都被战鼓和号角声所充斥,但在这铁血的生活中,端木凝香的身影却如同一股温柔的春风,悄然吹进了他的心田。
他不得不承认,他对端木凝香是有感情的,但这份情感却让他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不确定这份心动是否意味着爱,也害怕这份情感会让他背叛自己对沈清歌的感情。
对于沈清歌和他的未来他从来没有再抱有希望,只是他的心底,那个宫外的沈清歌,她的影像如同一幅永恒的画卷,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里。
沈清歌的一颦一笑,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牵动着他的心。他对沈清歌的感情,如同一座坚固的城堡,让他难以逾越。
就这样,萧云飞在这个感情的十字路口不停的徘徊,他知道他应该给端木凝香一个交待。终于,他深思熟虑后,心中有了答案。
担心面对面时言语无法承载满腔情感,他决定将心声化作文字,寄托于书信之中。
于是,他挥笔洒墨,写下了一封深情的信件,并吩咐亲兵小心翼翼地将这份心意送至端木凝香的手中。
端木凝香接到信后,心跳加速,手指微微颤抖着拆开信封。她急切地展开信纸,只见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端木姑娘,
云飞顿首。捧读姑娘手书,感激涕零。姑娘之恩,如山之重,如海之深,云飞铭记五内,不胜惶恐。
昔日蒙难,幸得姑娘援手,方得以今日之安。姑娘之仁心仁术,云飞常怀感念,无以为报。
然云飞心中,曾有一段难以割舍之情,牵绊良久。沈氏清歌,曾为云飞心之所系,今方渐释然。云飞自知,心伤初愈,情丝未断,尚无余力,遽然承受另一份深情。
姑娘之于云飞,宛若春风拂面,清新脱俗,令云飞心生欢喜。云飞亦愿珍此情谊,长相守望。愿姑端木姑娘体谅云飞之心,容云飞徐徐整理心绪,再图良缘。
云飞深知,此情此意,难得而珍贵。愿与姑娘携手,共绘未来,无论风雨,不离不弃。望姑娘亦有此意,彼此相知相守,直至白首。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望端木姑娘宽恕云飞之直率,亦望姑娘明察云飞之诚意。
萧云飞手书
端木凝香阅过萧云飞的回信,心中五味杂陈。她既感到喜悦,因为信中透露出萧云飞对她的深情;又不免有些忧伤,因为他似乎连自己的感情都难以捉摸。面对这样的情感纠葛,她决定继续默默守候,耐心等待。
她想,至少自己已经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萧云飞终将感受到她的真诚,最终全心全意地接受她。
星辉会长老已经查到桂嬷嬷就是暗影会的人,准备动手
桂嬷嬷知道自己的时辰已到。
翌日清晨,清晨,慧心急匆匆地来报,称宋子墨有紧急事务请求觐见。沈清歌在清音阁中宣他进见,宋子墨行礼后,神色凝重地禀告:“皇后娘娘,臣近日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异常之事,涉及后宫,特来向娘娘报告。”沈清歌见其神情,心中不免一紧。
宋子墨小心翼翼地呈上一大叠书信,解释道:“这些书信是在审理朱元起贪污案时意外发现的。”朱元起,昔日的盐铁使,因贪污巨额公款,被沈渊揭发,最终在明德皇帝的震怒下被判处极刑,家产被抄没,家人亦遭流放。
沈清歌仔细审视这些书信,发现大部分内容涉及与宫中某位人士的秘密联系,信中详细记载了大笔钱财的转移。宋子墨观察到沈清歌的沉默,便补充道:“经过调查,朱元起的部分资金确实流向了宫内,但后宫账目中并未发现这笔款项的踪迹。”
沈清歌的警觉心被彻底激起,她沉声询问:
第162章 悄然心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