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风险之辩[1/2页]

重回1990去创业 豆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巴菲特终于决定放弃‘需求的讨论,让自己活下来。
      他换了一个话题:“那你有没有想过风险?也就是说,你把风险控制放在什么位置?比如亿康光伏,我为什么看不到你失败之后的备用方案?”
      夏川纳闷地问:“光伏还有风险?这不是巨大的需求吗?”
      巴菲特有点蒙圈,怎么像两个世界的人呢,隔着银河系喊话的感觉?
      “我是说,你研发不出来怎么办?预定的研发资金全部投入没研发出来,那不全都打水漂了吗?
      我问过单晶硅的事,要提升到百分之三十的转化率,似乎比你说的要难百倍,三十年都做不到,更别提石墨烯了。
      除了你敢想,没人敢做。你就没有想过失败怎么办?”
      夏川慨叹一声:
      “老爷子,咱俩就是两个世界的人。难怪你从来不投资高科技股票。
      我是企业家,我只问人类最大需求什么,我就研发什么。
      最大的需求,就是最大的风口。
      再换句话说,你没考虑正治,政策的改变,每个国家的全力支持。
      这个力量无比庞大,会把光伏产业推向过度繁荣。
      至于研发失败,不放弃哪来的失败?
      还有永远研究不出来的东西?
      不过是投入产出比的大小而已。
      再退一万步说,三十年怎么了?风险控制不是这么控制的。
      我只需要保证从别的地方赚到钱,比如互联网,这对我来说轻而易举,你信吗?
      然后把钱再砸进光伏,保证研发永远持续下去。
      这才叫风险控制。
      而且这个过程中,我早已经是全球最领先的光伏企业,怎么可能不赚钱?
      这个节点没有成功,别的节点还没有成功吗?我不是在一个节点上发力。
      我不需要多高明,只需要超过所有企业就ok。
      更别提这里还有盈利模式的问题。
      这方面的把握就更大了。”
      巴菲特怔怔的思索,听到盈利模式,立刻放下了前面的纠结:
      “我正想问你呢,你那个扶贫的模式,距离产生利润至少得十年之后吧?”
      夏川嘿嘿笑道:“老爷子目光如炬,那确实是忽悠人的,但我可没说假话。
      我的盈利模式很多,扶贫更有想象空间而已,却不是最赚钱的。
      在十年之内,光伏产品都要靠出口欧洲获利,甚至让他们的光伏企业都倒闭也不是不可能。”
      巴菲特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话他见多了,可夏川说出来总让人感觉犀利如刀。
      “你说投人的风险大,还是投企业的风险大?”巴菲特问。
      夏川笑了,他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巴菲特向来是投企业的。
      只有风投是投人的,看企业就没法看了,刚创业都是千疮百孔,只有从这个创业者和团队来判断,这个企业到底能不能做起来。
      巴菲特的意思,要投资夏川的企业,就得改变根深蒂固的信条。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风险之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