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94章 撑船送过河[2/2页]

俗人回档 庚不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间和官方都收获巨大的认同。
      在民间,很好解释,你盖的教学楼结实,不偷工减料省成本,你就是个好人。
      在官方,大家同样更乐意跟一个有口碑的官二代打交道。
      百年不遇的大地震,惨痛之极的死伤,必然带来久久难忘的记忆,相应的,在灾难中闪光的人,其身上的光环也会更持久。
      齐老头清醒地知道,只要退二线,自己身上的光环会迅速暗淡,到那时,就要靠齐三书身上的光环了。
      光环是好东西,可是想要光环,不可能没有代价。
      齐老头把齐三书从青木县叫到蜀都,既是想问问儿子跟这些教学楼牵扯有多深,也是想摸底边学道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有一点,就是要确保这些楼不会给齐家引来预料之外的危险。
      心思缜密,谨慎小心,是齐老头能有今日权势地位的基础。
      通过跟儿子的问答,齐老头对边学道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是个有原则的人。
      因为知恩图报,所以来四山建教学楼。
      也因为知恩图报,所以把教学楼建到了都江市以外。
      这些楼,又反过来成全了他的美名。
      真是有意思!
      ………………
      齐家。
      饭后,齐老头坐在沙发上,齐三书坐在他对面。
      浅浅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齐老头问齐三书:“你手里有边学道什么把柄吗?”
      齐三书被问得一愣:“把柄?”
      齐老头靠在沙发上,表情平淡地“嗯”了一声。
      齐三书盯着茶几想了一分多钟,摇头说:“没有,这个人干净得很。”
      齐老头眼中透着玩味:“觉得别人干净,只能是你道行不够。”
      齐三书犹豫几秒,问:“爸,问这个干吗?”
      齐老头不答,反问:“你往有道的教学楼里投钱了?”
      齐三书点头。
      “投了多少?”
      齐三书脸有点红,支支吾吾地说:“10万。”
      齐老头问:“有凭据吗?”
      齐三书拧着眼眉想半天:“好像有。有道在四山捐建的第一个项目是菊园中学,当时总投资100万,我和祝植淳各拿了10万,本来想法就是凑一份子,边学道没同意……”
      随着回忆逐渐清晰,齐三书语气越发确定:“对,后来他另立了一个捐资协议,把我和祝植淳的10万都写了进去,当时还给了我一份协议,我没当回事儿,不知道扔哪去了。”
      听完,齐老头由衷地说了一句:“这人做事滴水不漏啊!”
      静了几秒,齐三书问:“您今天问这些……是想……”
      齐老头直截了当地说:“有道建的这三十多栋楼,是大名声,也是大谤议,边学道固然有些声望,分量还不够。这些楼建的时候明秋打了招呼,大家已然是一条船上的人,刚才你说你也投了钱,找机会把这事跟身边人透露一下吧。这些楼招惹的都是四山地面上的,我倒是想看看有几个敢不给姓齐的面子。”
      齐老头说话,齐三书的眼睛越睁越大,等听到最后,整个人都有点短路了。
      什么情况?
      老头子让我公开打着齐家的旗号给边学道撑腰?
      “爸!”齐三书咽了口唾沫:“您的意思是让我帮边学道?”
      齐老头闭上眼睛,一字一句地说:“你帮不帮,他都一样能过河,现在你撑船送他过河,你收了船费,他避免弄湿衣服,这不是帮,是双赢。”

第894章 撑船送过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