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654 章 走失人口[1/2页]

吃饭穿衣 樱井木木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多尔衮是跟豪格不睦,但多尔衮绝对称得上大清国的柱石,他分得清孰轻孰重。
      多尔衮既然说豪格投降给了革命军,那就说明豪格的确如多尔衮所说。
      豪格、吴三桂、耿仲明等入川清军将领的家小被杀,让那些“归顺”大清的“非旗人”坚定了至死效忠大清的信念。
      这些将领和大臣的家小,不是在北京就是在辽东,他们如果敢背叛大清的话,他们家人的下场不会比豪格等人强多少。
      豪格等人的家人被杀,确实提升了清廷不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尤其是在前线作战的兵将,他们就算是死,也决不投降革命军。
      除非,这些兵将的家眷并未受清廷控制,或者说这些人是孤家寡人,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
      ——
      “不许出城,都回城去!”
      北京城的各个城门处,都有魁梧健壮的兵丁把守着,凡是三个人以上出城的,都被严格禁止。
      见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起出城的,更是被坚决杜绝。
      此时,五名衣衫褴褛、病体支离相互搀扶而行的乞丐要从西门出城也被兵丁们给阻拦了下来。
      “官爷,城内讨要不到吃的,我们这些快饿死的叫花子想到城外讨饭都不成吗?”
      乞丐苦苦向守门卫士哀求。
      “不成!”
      守门的卫士中,一个满脸横肉的人叫嚣道:“你们这样的人爷我见得多了!你们一个个细皮嫩肉的,即便是穿着打扮成了乞丐也不像,想活命的乖乖地回家,想出城去投靠革命军,门儿都没有!像你们这些打算混出城去的,爷们见得多了!”
      五名乞丐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自从豪格等人的家小被处死后,北京城内出现了大逃亡浪潮。
      许多的人害怕自己的亲人在前线战败被俘后,朝廷也将他们当做主动投降革命军的罪人,将他们都给杀死,故而收拾了细软早早地离开了北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革命军提前三个月擒拿了豪格,夺取了四川,说明在这方面革命军是绝对“言而有信”的。
      时下,虽然革命军没有宣称在什么时候跟关中的多铎交战,什么时候跟鄂尔多斯的阿济格交战,但那样的时日绝对不会太久。
      跟着阿济格和多铎前去征讨革命军的将领中,九成的人都是汉人,朝廷为了让他们效忠,将他们的家眷都接到了北京“好生照顾着”。
      如果革命军接下来拿下了陕西和宁夏,前往陕西和宁夏征讨革命军的清军将领战死了倒好说,如果他们被俘投降了革命军,这些被接到北京城的男女老少不都要被砍头吗?
      于是,他们只能是变着法子逃离北京城。
      刚开始几天,没有引起清廷的警觉。
      等到多尔衮的府上丢失了一名三四岁的小女孩后,多尔衮觉察到了什么,开始让人严密把守北京城的各个城门,只许进、不许出。
      北京城内的粮食不是堆积如山、永远都吃不完的,北京城百姓需要到城外去种地、打柴等等,完全杜绝城内百姓外出是不可能的。
      好在多尔衮只是为了防止府上丢失的那个小女孩走出北京城,故而嘱咐守门卫士严禁孩童走出北京城。
      其他的人,超过三个人时同样不允许出城。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许多汉军绿营将领的家眷“化整为零”三三两两地逃离北京城。
      如果清廷连那些汉将的家眷都控制不住了,汉将可能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投降给革命军了。
      虽然清廷已经下定了退守到辽东的决心,但此时还不是丢弃北京的时候

第 654 章 走失人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