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将身份公开了,唐以杰等人就不想再隐姓埋名到山寨中继续当土匪了。
关键问题是,大同的百姓已经将心掏给了革命军,如果革命军不顾大同百姓死活,独自躲进了山寨,将大同百姓交给清军任期屠戮,革命军的名声会被唐以杰等人糟蹋得不成样子。
想将大同城守住,就不能仅仅依靠大同城内的百姓,外围对清军的打击,重要性远远超过城内守军对清军的打击。
首先,必须尽快将大同的形势汇报给革命司令部。
如果革命司令部将大同问题摆在了桌面上,大同地区就铁定是革命军的了。
其次,在城外野地里无法骚扰和正面抗击清军,高峻和谷春山就必须想另外的办法。
打架不行,那么不打架呢?
革命司令部不是还没有任何最新指示吗?
唐以杰不是擅自做主成立了晋北革命师了吗?
既然将事情闹大了,那就不妨往更大处闹!
高峻和谷春山无法正面骚扰和打击清军,他们就只能发动群众,从心理上瓦解清军的战斗力。
清军的构成八成都是汉人,其中更有六成甚至七成人是大同地区的。
混入到清军内部宣传瓦解是其中一个手段,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高峻和谷春山从小处入手,从村庄一级开始大搞土地改革。
凡是家中有子弟亲人在清军队伍中的,一律将之转移到山寨中控制起来。家中有子弟亲人在清军当中当官的,全部送进大同城。
然后,就是对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进行严厉的打击,毫不留情地杀戮,将其钱粮转移到山寨中充当军资军粮的同时,还可以将他们名下的土地分给穷苦人。
司令姬国卿说过,当今这个世界上穷苦人太多,富贵人很少,只要占绝大多数的穷苦人投靠到自己身边,就不怕那些占极少数的富贵人了。
将清军当中普通士兵的家眷送到山寨,其实就是将这些人都保护了起来,便于他们的子弟亲人毫无顾忌地逃离清军阵营。
将清军官员的家眷送到大同城内,是用这些人来充当人质和挡箭牌,让清军队伍中的那些官员们投鼠忌器。
当然,他们此时没有了家眷的牵挂,随时都可以离开清军阵营,转移到革命军阵营中。
对于那些既无子弟亲人在清军阵营当普通士兵,也无子弟亲人在清军阵营当军官的富人,革命军就老实不客气地将之除名了。
这些人家中有钱粮有土地,并且都有一些家丁。当着革命军的面他们可能表现得极为顺从,一旦革命军离开清军到来后,他们立马就会转投清军阵营。
再说,他们家的土地和部分钱粮都被革命军分给穷苦人了,他们会对革命军感恩戴德吗?
一旦有机会,他们恨不得将革命军抽筋扒皮!
最重要的是,革命军笼络了一群穷苦人,不能不考虑大家的吃穿不是?
穷苦人家里本身就没有吃穿,不从富人家里弄些来,让革命军都喝西北风?
或许,姬国卿有大爱,有极高的革命觉悟和仁慈之心,可以给富贵人保留一些家产并让他们活下去,毕竟在姬国卿眼中他们都是华夏百姓。
对唐以杰、高峻、谷春山等人来说,他们可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
在大同城内,为了让革命军队伍更纯洁,唐以杰同样
第 670 章 另一种形式的战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