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就成了司令姬国卿眼中的红人,日后在革命军的地位就会直线上升。
因此,逼迫杨振威、发动群众、进行土改等等,唐以杰的目的不是战胜清军,而是将事情弄大,引起革命司令部的关注。
大同地区的这些清军,对革命军正规作战部队来说,只需要一个营的火.枪手和一个连的火炮就能轻松搞定。
而对唐以杰来说,目前的清军就是自己面前的庞然大物,而自己则是渺小的小麻雀,危机时刻除了会像鸟儿那样逃走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
清军出现在云州营,让唐以杰不再担心另外三个城门后,唐以杰不但放麻能胜的一千多人进入了大同城提升大同城的防御能力,而且还把大量的银钱转移到了周边山寨中,同时给城外的高峻和谷春山布置了具体的一些战略。
在唐以杰看来,根本没指望自己能够带着大同百姓守住大同城,唐以杰已经做好了危机时刻放弃大同城逃往周边山寨的准备,因此唐以杰一直显得从容淡定。
唐以杰的从容淡定,在姜?以及百姓们看来,那是稳操胜券的表现。
革命军同样的一个连在北京城全军覆没,那是因为北京城距离革命区太远,又是清廷的核心之所在。
最重要的,就是革命军在北京城得不到多少百姓的支持,因为北京城的人口组成中,忠心于满清的权贵就占到一半以上,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痛恨满清。
就算革命军将这一半的人全部聚拢起来,也根本不是另一半人的对手。
大同一带就不同了,此地不但距离革命军更近了一些,而且随着革命军进入延绥地区,大同可以说已经跟革命区“接壤”了。
更为不同的是,大同一带的总兵姜?就一直对满清心存芥蒂,大同的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把大同地区反对满清的人召集起来,几乎是拥护满清者的二十倍,近二十人去打一个人,胜面就大得非常多了。
唐以杰将大同城的及时封闭,对大同城内进行的及时清洗,阿济格一直没有得到大同革命军的确切消息,连大同革命军究竟有多少人都不知道,阿济格又怎么清楚大同革命军有没有配置枪炮?
且不说丢失大同对满清的打击有多大,对阿济格来说,借助各种理由从漠北草原回到大同,此时若把大同给丢了,阿济格还有脸面回到北京?
阿济格必须夺回大同,弄不明白大同城革命军虚实的情况下,阿济格当然不会一上来就对大同城进行猛攻,阿济格在军事作战上不是莽夫。
为了试探大同革命军的具体战斗力,阿济格命两千招募(实际是逼迫或者说抓捕)而来的士兵到大同东门处进行攻城。
在阿济格看来,大同地区的十五六万百姓都可以成为自己麾下的攻城士兵,能够死伤两千人试探出革命军的具体情况,那绝对是物超所值(当下,革命军的土改工作刚刚开始,唐以杰这边是没有意识到,阿济格是没有觉察到土改工作会给未来的战争走向带来多么大的影响。如果阿济格已经觉察到革命军在大同进行土改会对清军造成极大破坏的情况下,阿济格只需要将四处搞土改的高峻和谷春山两队人马清除掉,大同就成了孤城,围而不攻就可以困死唐以杰)。
第 671 章 从容淡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