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入关之后一系列的杀戮,并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全是姬国卿在《革命之火》上给宣传的,若无《革命之火》的大肆宣传,估计世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著名惨案,前前后后估计屠杀的汉人可达三千万,这还不包括豪格在四川的杀戮。
豪格在四川杀了多少汉人,是通过《革命之火》知悉的,清廷是绝对不相信《革命之火》上面的某些言语的,比如说豪格在四川屠杀汉人一说。
原本,清廷以为无情地杀死汉人当中的那些反抗者,就可以让剩下的汉人温顺如绵羊,便于清廷一统江山。
殊不知汉人内心里对清廷的仇恨是难以扑灭的,即便他们表面上表现得很顺从,他们内心的仇恨之火是一直没有熄灭的。
就算没有革命军出现,清廷想一统天下也不是什么容易之事,汉人的反清运到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革命军的出现,过早地把汉人对清廷的仇恨之火释放了出来,并且还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汉人给凝聚在了一起,逐步孤立了清廷。
汉人也好、汉军绿营兵也好,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旗人,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背叛清廷。
可怕的是,不少真正的旗人也偷偷逃亡到了革命区那里去,尤其是那些有着“犯罪前科”(《革命之火》语)的旗人。
在一年之前的《革命之火》上面,提到了几个人——洛布、多国桑、格隆、果熙。
这几个人不是什么名人,原本没有多少人认识,可是经过《革命之火》宣传之后,一下子成为了清廷眼中的名人,因为这四个人都是真正的旗人。
在《革命之火》上,详细描述了四人的年龄、相貌、身高、性格、所属旗、籍贯、家人、朋友等等,让清廷不得不相信这几个人就是“根红苗正”的旗人。
这四个旗人原本没有什么特别,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是因为这四个人目前都成为了革命军战士,而且表现最突出的格隆还当上了革命军的营长。
四个极其平凡的旗人,作为革命军的俘虏,不但没有被革命军杀死,而且都得到了重用,这个消息能通过《革命之火》传播到清廷,估计清军和大清的百姓也有所耳闻。
跟处置豪格的家人一样,清廷毫不留情地将这四个人的家眷甚至《革命之火》中提到的四个人的朋友全部给处死了。
这一来不打紧,本来很多人不知道格隆等四人是谁,因为《革命之火》很难传到辽东,就算传播到了辽东,旗人也不认识什么的汉字,更何况上面的还是简化字。
许多人无缘无故地被处死,原来是家中有人到了革命军那里,并且在革命军那里混得还不错,这让不少的旗人心中荡起了波澜,他们开始主动关注起来自革命区的各种消息来。
清廷处死格隆等家人朋友,等于是帮助革命军进行了宣传,《革命之火》把那么多跟格隆等有关联的人名字公布出来,究竟是不是革命军的一种谋略?
首先,格隆等人的家眷全部被清廷给处死了,他们只能是死心塌地的跟着革命军对抗他们的仇人了。
其次,从处死格隆等家眷朋友过程中很多人叫屈喊冤,甚至里面还有不少清军的将领来看,这些人是不是杀错了?
是不是革命军有意借清廷之手将他们认为该杀的清军将领给杀死?
清廷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们嘴巴上绝对不会承认!
正是接连的处置大清叛徒做法上不那么妥当,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流失,让清廷感觉自己仿佛中了革命军的计。
这一次对待多铎时,清廷便不敢一味杀人了。
再说,多铎跟多尔衮什么关系?
杀了多铎,他多尔衮日后还有可以信赖的
第 703 章 人少粮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