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六章 季秋之始[1/2页]

大晋皇族 长乐驸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于造假银元这件事情,在场的大臣都不是很担心,因为一旦抓住立即杀头夷三族,不含糊。
      现在北晋这么稳定,没有那个人胆子肥敢造假。
      当然,除了敌对势力。
      韦施笕担忧道:“若是敌人造了假银元流通,那该如何是好?”
      姜承枭道:“这件事情没法子杜绝,但是可以控制。我们造的银元要利于百姓识别真假。”
      “重量?”韦施笕质疑道:“银元之中参铜达到一两,如何识别?”
      “三个办法。”姜承枭缓缓道:“第一,我们要在银元本身下功夫。假铜币之所以能造出来,那是因为铜币的模子并不难制作,所以我们在做银元的时候,模子要做的精细,细到那些私自铸币的人无法模仿模子。”
      目前的宏业通宝铜币,其实钱币上只有宏业通宝四个字,其他的就没了,很容易将模子弄出来。
      此次制作银元,姜承枭打算在上面弄很多的东西,细致到私自铸币的人造模子痛不欲生。
      说白了,就是提高工艺。这是个长远而细致的工程,得慢慢来。
      “第二,我们要在东西南北四个商市设置辨别假银元的官所,一旦发现假的,立即抓起来杀了。这些官员可以从太府寺里面抽调,银元制作由他们负责,他们最合适。”
      “第三,鼓励百姓告发假银元,一经发现,立即予以赏赐。”
      其实姜承枭清楚,造假这件事情是没办法杜绝的,只能控制。
      当然,造银元不是他心血来潮,而是为了经济。如果银元最后真的成功了,那么他的敌人将会很难受。而且商人也会以北晋银元为交易认定货币,这可是好处多多的事情。
      听完昭王的话,六部尚书陷入思索中,寻找可能出现的漏洞。在经过长达四个时辰的商议中,银元的事情彻底敲定。
      关于银元本身到底怎么细致,众人又是一番商讨。
      这个时候,姜承枭厚颜无耻的剽窃了后世的硬币模板。
      首先一两的银元,正面刻着大晋银元四个大字,后面则刻上桃花。
      关于为什么是桃花,姜承枭藏了个私心,他喜欢桃花,而且花朵的纹路制作起来极其复杂繁琐,有利于百姓识别真假。
      不怕麻烦吗?
      你会对识别钱币真假感到麻烦吗?
      其次,在银元的正反面一周刻上四个小字,分别是金文周字、小篆秦字、行书汉字、正楷晋字。
      这四个字,让姜承枭、裴矩、王鸿、郑善愿。四个人各写一个作为模板。
      银元的宽度和面积都要有严格的规制。
      本来姜承枭还想在银元的侧面上写几个字,但是考虑到工艺要求可能暂时达不到,于是作罢。
      五钱重的银元大致相仿,不过要小一些,轻一些。
      在听了姜承枭的想法之后,六部尚书目瞪口呆,钱币还能这么玩的,在银元上刻桃花,古往今来第一次啊。
      乖乖,难怪王上对银元这么有信心,感情早有准备啊。
      这一些列的操作,那些仿制银元造假的人不得发疯。
      不,应该是太府寺那边首先发疯,他们制作模子估计要死要活。
      这不是随随便便弄个模子出来就行,考虑到银元上那么多字体,还有桃花,量的把控十分重要。
      “王上,太府寺只怕短时间内无法制作这样的模子啊。”郑善愿苦笑。
      主意好是好,但是工艺可能跟不上。
      姜承枭淡漠道:“太府寺掌管货币,不是让他们每天千篇一律造铜币的,市面上假铜币出现,这与他们的技艺始终无法提高,不无关系。”
      官僚,你得给他压力,不然他就会吃喝等死。
      众人心中暗忖;王上这是下了定调,太府寺完不成任务,估计王上得发怒。
      “是。”
      接着姜承枭看向杜如明......身旁的虞庆则,“内史侍郎,此事你负责跟进。”
      “臣领命。”
      杜如明那边在准备婚事,姜承枭不打算给他增加工作量。
      银元的事情基本敲定,太原县令那边则忙得不亦乐乎。
      

第六十六章 季秋之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