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因美股崩盘引发的全球性恐慌,正将各地股市拖入深渊,恒生指数亦如惊涛骇浪中的孤舟,剧烈颠簸。
然而,就在这万马齐喑的绝望氛围中,港岛股市却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的逆势狂飙!长实、新宏基、恒记地产……这些平日里被股民们奉若圭臬的蓝筹地产股,其股价走势图上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盎然”——在港岛独特的交易规则下,绿色代表的是节节攀升的涨势!
交易大厅内,人声鼎沸,空气仿佛被点燃。
刚刚忍痛割肉、抛售了手中股票的散户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屏幕上那一片刺眼的、不断跳升的绿色数字,懊悔与惊疑交织在脸上。
他们攥着刚刚套现、尚有余温的钞票,却如同被施了定身咒,再也不敢轻易踏入这波谲云诡的战场。
“搞咩啊?全世界都在跌,点解我哋港股会升?”
搞什么啊?全世界都在跌,为什么我们港股会涨?
类似的疑问在人群中嗡嗡作响。
而就在不久前,那些因客户爆仓、损失惨重而濒临崩溃、徘徊在中环写字楼天台或青马大桥边缘的股票经纪人们,此刻也茫然地收回了迈向深渊的脚步,眼神空洞地望着屏幕上诡异的“繁荣”,仿佛劫后余生,却又不知这生路从何而来。
这场逆势而起的风暴中心,正是何晓与以李超人为首的本土地产巨头们围绕港城电讯及怡和置地控制权展开的激烈争夺。
整个港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不过区区5000亿港元,在娄氏集团与几大地产豪门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的巨资入场扫货之下,市场流通的筹码被迅速瓜分殆尽。
双方如同在狭窄的巷弄中贴身肉搏,每一次举牌、每一次报价,都伴随着股价的应声跳涨。
这种近乎疯狂的“抢筹”行为,硬生生为摇摇欲坠的港股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暂时止住了跟随全球市场一同倾泻的颓势。
嗅觉敏锐的财经媒体立刻闻风而动,各路记者如同猎犬般四处挖掘娄氏集团在这场“救市”行动中投入的真实资金规模。
“娄氏弹药库深几许?”、“神秘金主何晓,撬动港股乾坤!”、“千亿救市?娄氏帝国浮出水面!”……诸如此类充满噱头的标题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只要能沾上“娄氏”或“何晓”的边角,报纸销量便能立竿见影地飙升。
甚至连何晓在半岛酒店喝下午茶时被娱乐记者抓拍到的模糊侧影,都能成为小报热卖的保证。
在港岛市民眼中,这位年轻、低调却手握重金的娄氏少东,俨然成了这场金融风暴中最神秘也最耀眼的存在。
然而,身处风暴眼的何晓本人,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放下手中那份以自己喝茶照片为封面的八卦周刊,嘴角掠过一丝若有似无的讥诮。
比起此刻正在大洋彼岸上演的、席卷全球的华尔街崩盘惨剧,港岛这点风浪,在他眼中不过是小池塘里的涟漪。
娄氏集团庞大的实业根基所构筑的现金堡垒,其厚度远超外界想象。
李超人他们若想仅凭自身财力在股市上与娄氏正面硬撼,无异于螳臂当车。
何晓之所以允许他们还能“抢到”一些股票,并非力有不逮,而是他深谙“过犹不及”之道。
他从未打算让娄氏深度介入这些地产公司的日常运营,成为其董事局中举足轻重的成员。
他的核心目标始终清晰——港城电讯及其背后怡和置地的核心资产。
他选择在此时大举收购港股,是一箭三雕的妙手:其一,锁定港城电讯的控制权;其二,剑指怡和置地的优质资产;其三,便是顺带稳定港岛市场信心,避免其跟随全球崩盘而彻底崩溃。
当然,何晓并非纯粹的慈善家。
在全球股灾初露端倪时,他早已凭借敏锐的嗅觉,跟随市场大势,在包括港股在内的多个市场建立了巨额空头头寸,此刻正享受着做空带来的丰厚利润。
但这与他此刻在港股的“救市”行为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做空的收益为他提供了更多“救市”的弹药。
“若只让娄氏一家赤膊上阵,砸钱托市,未免太过无趣,也太过显眼。
”何晓转身离开落地窗,踱步回到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稳的笃笃声。
他的目光深邃,“拉上李超人他们,再让怡和洋行也卷进来,华资、英资齐齐出手,这场戏才够分量,才够‘名正言顺。
”他嘴角的笑意带着一丝冷冽,“这些年,他们从港岛市民身上赚取的财富还少么?如今有机会让他们‘回馈一下社会,稳定人心,岂非两全其美?” 这盘棋局,他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赢得让各方都无话可说。
“笃、笃、笃……”
三声克制而清晰的敲门声打断了何晓的思绪。
他抬眼望去,办公室厚重的橡木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年轻的身影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他的妹妹,何雨柱与娄晓娥最小的女儿——何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兄长何晓的沉稳内敛不同,何昕身上带着一股初生牛犊般的锐气与活力,只是此刻被她努力地收敛在职业化的平静之下。
作为家族安排到港岛分公司历练的“新人”,何昕在公司里对自己的身份守口如瓶。
她拒绝了家族安排的优渥条件,坚持通过正规渠道投递简历、参加面试,以普通内地员工的身份,持工作签证来到港岛。
她甚至拒绝了何晓让她入住家族名下山顶豪宅的提议,而是选择在公司附近租住了一间普通的小公寓。
每天清晨,她如同万千港岛上班族一样,挤着地铁,在茶餐厅匆匆解决早餐,然后踩着高跟鞋走进娄氏集团气派的大楼。
她要求何晓绝不能公开她的身份,她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在这座庞大的商业帝国里,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一步步证明自己的价值。
“何总。”何昕走到办公桌前,微微颔首,声音清脆而职业化。
尽管私下里她可以毫无顾忌地称呼何晓为“大哥”,但在公司,她严格遵守着上下级的界限。
第325章 骑虎难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