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8章 卫太子政变夺权[1/2页]

话说史记 鸣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卫献公因宠幸宫女,而鞭打曹乐师,曹乐师联手宠臣孙林父,将卫献公赶出卫国,卫献公逃亡齐国,齐国把卫献公安置在聚邑,而孙林父拥立定公的弟弟公子秋为国君,就是卫殇公。
     献公在外逃亡十二年,再次回国为国君,献公杀死了宁喜。卫献公最想杀的是孙林父,孙林父才是卫国动乱的始作俑者。但国内局势并未就此安定。那些曾支持宁喜的势力蠢蠢欲动,暗中谋划着复仇。朝堂之上,人心惶惶。为了稳定政局,献公只好作罢。
     卫献公重登君位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公子恶继承君位,就是卫襄公。卫襄公有很多夫人,但襄公却宠爱一个地位低下的小妾。小妾不久就怀孕了,在梦中有位长者对她说:“我是康叔,一定会让你的儿子成为卫国君,给你儿子取名39;元。”
     小妾醒来很诧异,便询问大夫孔成子。孔成子说:“康叔是卫国的祖先,先祖关注,可见这个孩子不一般。”
     等到孩子出生后,果然是个男孩,小妾便将这个梦告诉了卫襄公。襄公说:是上天的安排。便给男孩取名元。襄公的夫人没有生儿子。就立元为太子。不久卫襄公去世了,公子元被立为国君,就是晋灵公。
     卫灵公五年,灵公前往晋国,拜见晋昭公。晋昭公设宴款待,酒过三巡,晋昭公忽然笑道:“听闻贵国曾有内乱,如今局势可还安稳?”
     卫灵公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道:“托贵国之福,如今卫国上下一心,局势平稳。”
     晋昭公微微点头,目光却在卫灵公身上打量。宴罢,晋昭公身旁的谋士悄声道:“主公,卫国内乱虽平,但旧患未除,且卫灵公新立,根基不稳,此时可趁机施压,让其归附于我晋国。”
     晋昭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第二日,晋昭公便提出让卫国割让几座城池给晋国,以表两国交好之意。卫灵公心中愤怒,却又不敢当场发作,只能强忍着怒火,称需回国与大臣们商议。卫灵公拜访晋昭公结束了,平安的回到卫国。割让城池的事,晋国没有再提。
     这个时期各诸侯国都有权臣专权的问题,国君成为傀儡,权臣说了算。不少国君不甘心做傀儡,便与权臣争斗,结果国君被杀,再换一个公子做国君。
     卫灵公三十八年,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卫灵公听闻孔子到来,心中一动,久闻孔子贤名,便以厚礼相待,将孔子迎进宫中。卫灵公恭敬问道:“夫子远来,可有安邦定国之策教我?”
     孔子拱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当守君道,臣子当守臣道,如此则国可治。”
     卫灵公点头称善,却又面露难色:“如今我卫国权臣当道,政令难行,如何是好?”孔子道:“当以礼义教化,使权臣知君臣之礼,若仍不从,再以法治之。”
     卫灵公深以为然,遂请孔子留在卫国,辅佐自己。

第258章 卫太子政变夺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