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3章 郑厉公被逐都城[1/2页]

话说史记 鸣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郑厉公本来已经坐稳了君位,却因为不能容忍权臣的弄权,想杀死权臣。但因泄密,所派刺客被反杀,郑历公被驱逐出都城,逃到边界的栎邑居住。
     郑厉公不想离开郑国,便派人杀死了栎邑大夫单伯,准备在栎邑长期住下来,等待时机。宋国听说郑厉公被驱逐出都城,又迎回郑昭公继承君位。宋国便联合诸侯讨伐郑国,郑国军队强大,宋联军没能取胜,便撤离了郑国。
     宋国军队撤离时,给厉公留下来很多军队,让他自己在栎邑坚守防备。郑国知道宋国护着郑厉公,郑昭公也不再讨伐栎邑。
     郑昭公做太子时,父亲郑庄公想让高渠弥做上卿,太子忽不喜欢他,就向父亲郑庄公提议,不要安排高渠弥做上卿,郑庄公没有听,最后还是让高渠弥做了上卿。
     郑昭公即位后,高渠弥心中一直担忧郑昭公对自己怀恨在心,会寻机报复。高渠弥整日心神不宁,惴惴不安,便起了弑君之心。他暗中勾结了一些不满郑昭公的大臣,密谋策划一场政变。
     这一年,郑昭公要去打猎。高渠弥觉得时机已到,便精心安排了手下,在打猎途中伺机而动。当郑昭公正专注于追逐猎物时,高渠弥的手下突然从暗处杀出,将郑昭公团团围住。郑昭公虽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最终被高渠弥所杀。
     高渠弥弑君后,不敢迎回郑厉公,便立了郑昭公的弟弟公子亹为君。然而,高渠弥的恶行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不满,他们纷纷指责高渠弥的弑君之举。而蛰伏在栎邑的郑厉公,也在密切关注着都城的变化。
     子亹元年七月,齐襄公在首止会合诸侯,郑子亹前去赴会,高渠弥辅佐子亹,跟随子亹一起去了首止。祭仲老奸巨猾,说自己有病没有去。原来齐襄公还是公子时,子亹曾与他争斗,使襄公丢了面子,从此结下仇怨。
     祭仲劝谏子亹不要去参加会盟。子亹回答说:“齐国强大,况且厉公又住在栎邑,我不去,齐就会率领诸侯讨伐我们,迎厉公回来。我只能前去,能落到什么结果,就由上天决定吧!”
     子亹毅然决然的前去赴会。子亹和高渠弥到达首止后,齐襄公见到子亹,旧怨涌上心头,脸色阴沉得可怕。他表面上不动声色,设宴招待众人。酒过三巡,齐襄公突然发难,指责子亹当年的争斗之仇。
     高渠弥吓得瑟瑟发抖,但仍强装镇定,试图辩解。然而齐襄公根本不听,一声令下,埋伏好的士兵一拥而上。子亹被当场斩杀,高渠弥见子亹被杀,便趁机逃回郑国,郑国听说国君被杀,举国震惊。祭仲庆幸自己没有赴会,逃过一劫。而在栎邑的郑厉公得知都城变故,心中暗喜,觉得夺回君位的时机已到。
     高渠弥逃回郑国,回来了便与祭仲商量立谁为国君。因祭仲的原因,没有提郑厉公,最后决定立

第273章 郑厉公被逐都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