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在冀省进行,今年可是黄河以北所有的省份全部铺开了,教育基金那边的压力一下就大了。”
“噢,怎么样,还顶的住吧。”
“那倒没事儿,我们的现金流非常充裕,这一块还是没有压力的。我佩服的是这位晏总的教育可不是只管教人认字这么简单,他的理念是连生存技能和卫生知识都一块传授。”
“最起码他能将这些道理给广大的老百姓讲明白了,所以现在才有那么多的人进职业学校学一技之长。”
“真的吗?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怪不得人家晏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教育专家呢,也不枉我万里迢迢的从国外把他请回来,这可真是捡到宝了。”
“至于各个机械公司今年我们我们也有了长足的长进,这才半年的时间,民间办厂的加起来比去年多了2倍了。”
“这也变相的加快了职业学校的发展,又间接影响了扫盲运动的加快普及。现在不但各大城市,就是农村都是遍地扫芒夜校。”
“看来都是好消息啊,对了,重工业那边呢?”
“重工业啊,去年咱们提供的钢铁厂,有5家今年是肯定全部投产的,剩下的2家新厂区估计是安装不完,得等到明年了,剩下的像电解铝厂、炼铜厂等等今年都有投产的。”
“仓州那个化工基地已经有部分车间投产了,但是想要全部建设完成今年不一定能完成我感觉。虽然老吴一再给我保证今年必须全部投产,但前段时间我去的时候还有不少工作呢。”
“对了,还有一个事儿,我想跟你商量一下,就是咱们的贸易这块儿,目前还是在各个分公司名下,像是对外贸易这样的事儿,都是集团总部在直接负责,我们是不是将这块的业务单独拿出来成立一个公司来管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为什么?理由呢?”
“你看啊,咱们的这些机械公司其实主要经营范围还是在机械的推广和安装售后上,他们目前每个公司都是在内部成立了一个部门来专门负责成品商品的销售,浪费精力不说,还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
“所以我感觉我们最好还是将成品商品的贸易拿出来,这样各分公司也有精力专门去研究那些机械而不会再分心于商品的销售,二是贸易时客户不用跟这个谈了再去跟那个谈。”
“嗯,你说的有道理,行吧,我支持你改革,这个事情你看着改就行,最好是从原单位抽调原来做贸易的人出来组建。”
“嗯,行,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接下来我就着手改革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后,周平才走。
两天后,刘旭接到了少山先生的电话,让他第二天到京城跟他们汇合,然后从京城南下中原省。
刘旭第二天早早起来就带着车队出发了,到了京城后,他发现这次南下考察的人还真不少。
元芳先生、胡服先生,还有水利部和农业部一些人都跟着南下。
怪不得少山先生让他带两辆大巴过来呢,他本来以为这次是乘火车南下呢,结果说是要考察的地方很多,火车不是很方便。
在众人见面寒暄完后,就都登上了大巴,开始乘车南下,这次走的是107国道,经过三、四个月的建设,不少路段已经能够通车了。
所以速度还是不慢的,只不过还没有一条跨河大桥修好呢,只能从河里临时修的路过去。
喜欢。
第320章 了解公司近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