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资料上提到的沙河渡槽,和黄河下边的隧道工程了,想想都头皮发麻。”
傅部长摇了摇头,确实,按这个时代的技术确实太难了。
“各位领导别急吗。你们听我说,华北平原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产粮区,水的缺失直接关系到每一年的粮食收成。这是农业用水。”
“这片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口稠密地区,今后我们的社会稳定下来了人口必然会以爆发式的增长,这片地区的人口将会急剧增加,生活用水也就成了问题。”
“三是这么大的地区肯定是要发展的,到时候到处都是工厂,工业上用的水才是所有用水中用量最大的,工业用水得不到保证,发展无从谈起。”
“那么我们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水的获取无非就是收集雨水进水库和从地下取水,那么水库的水可是有季节性的,不稳定。不能做为用水的主力,只能是补充。”
“这样一来就剩一个地下水了,可是地下水也不是取之不尽的,当用水量高于补水量的时候,地下水位就会逐年下降,甚至在地下形成巨大的漏斗区,时间长了地面可能就会向下塌陷形成灾难。”
“而且地下水采取过多还会进一步导致湿地消失、河流断流等生态问题。”
“华北是个极度缺水的地方,所以我认为,就是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建设,因为越早建设我们的风险就可以降到最低。”
听到刘旭的一番话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以前大家都没有想到这里边会有这么大的隐患,现在听到这样的分析也是暗暗吃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这可是个大工程啊!”
少山先生感慨的说道。
“是啊,我们可能得用5年甚至10年的时间去完成它。以前我还没觉得这个事情有什么,现在听了小刘的分析,确实应该提上日程了。”
胡服先生也开口道。
“这两年我们的财政虽然好了点,可是这样的大工程也得举全国之力来办啊。要是现在就启动,其他项目可能就要耽搁了。我记的这个项目是东、中、西三条张吧,这得花多少钱啊。”
元方先生从资金方面考虑道。
“好了,这样的工程也不是说定就能定下来的。我们回去了可以提交上去慢慢研究、论证一下。”
少山先生拍板决定道,其他人也点头表示同意。
几人一路走一路聊着,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这新的柏油路是真好走啊,要是全线修通了就快多了。”
“小刘啊,前边可就是古城邯郸了啊,这座城可是三千年都没有改过名字,这里有家一品香做的本邦菜还是不错的,你这地主老财是不是该安排安排啊,这眼瞅着就到饭点了。”
傅部长笑咪咪地的逗着刘旭,其他人这时也反应过来了,纷纷附和道:
“哎,还别说,我记的42年从华中经齐鲁根据地返回延州时,有辛在这一品香吃过一次饭。那滋味,就是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那个味了,哎呀,小刘啊,是该让我们云回味回味了。”
胡服先生也开着玩笑道。
刘旭一头黑线:
“那你们好意思一起欺负我这个小孩啊”
“哈哈哈,谁让你有钱呢,不吃你吃谁?”
元方先生也笑着回道。
“好吧。”
喜欢。
第321章 提议南水北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