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章 寒夜密探传警讯,侠女倾心助忠良(公元1011-1012年春)下[1/2页]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间很快就到了三月初。探马传来消息,辽圣宗已经在幽州集结了二十万辽军,李德明也派了五万西夏军过来,一共二十五万兵马,朝着高阳关方向进发,预计三月初五就能到。
     杨延昭立刻下令,全军进入戒备状态。士兵们纷纷登上城墙,准备好武器和弹药,百姓们也都躲进了城里,关好门窗,做好了应对战争的准备。
     三月初五那天,辽军和西夏军果然到了高阳关下。这一次,他们的阵容比上次更庞大,旗帜更鲜艳,鼓声更响亮,显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辽圣宗骑着高头大马,站在队伍最前面,眼神冰冷地看着高阳关的城楼,大声喊道:“杨延昭!上次朕一时大意,被你侥幸取胜!这次朕带来了二十五万兵马,看你还怎么守!识相的就赶紧开城投降,不然朕攻破城池,定要把你碎尸万段,屠了整个高阳关!”
     杨延昭站在城楼上,穿着一身亮银色的盔甲,手里握着长枪,眼神坚定地看着辽圣宗,大声喊道:“耶律隆绪,你少在这里吓唬人!高阳关是大宋的土地,我杨延昭是大宋的将军,绝不会向你投降!想要攻破高阳关,就先踏过我和弟兄们的尸体!”
     “好!好一个不知死活的杨延昭!”辽圣宗气得脸色铁青,拔出腰间的弯刀,大声喊道,“全军听令!进攻!攻破高阳关,屠城!”
     随着辽圣宗的一声令下,辽军和西夏军像疯了一样,朝着高阳关冲了过来。有的推着冲车,有的扛着云梯,有的拿着盾牌,密密麻麻地朝着城墙逼近。
     “放箭!”杨延昭一声令下。
     城墙上的弩箭手立刻扣动扳机,“嗖嗖”的箭声划破长空,像雨点一样朝着敌军射去。冲在最前面的辽兵纷纷中箭倒地,鲜血染红了雪地。
     可敌军太多了,倒下一批,又冲上来一批,很快就到了城墙脚下。有的辽兵开始架云梯,有的推着冲车,朝着城门撞来。
     “滚石!热油!”杨延昭又喊了一声。
     士兵们立刻把早就准备好的滚石、热油桶推下去。滚石砸在辽兵身上,发出“咔嚓”的骨头断裂声;热油浇在辽兵身上,立刻传来阵阵惨叫,有的辽兵身上着了火,在雪地里打滚,很快就没了动静。
     “引爆火药!”杨延昭见辽兵越来越多,大声喊道。
     士兵们立刻点燃导火索,“轰!轰!轰!”的爆炸声响起,城墙外面的壕沟里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不少辽兵被炸得粉身碎骨,剩下的辽兵吓得纷纷后退,不敢再靠近。
     辽圣宗看到这一幕,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他没想到,杨延昭竟然还准备了火药,这一下,又损失了不少兵力。
     “李德明!你带五万西夏军,从侧翼进攻东门!”辽圣宗大声喊道,“一定要攻破东门,给朕杀进去!”
     “是!”李德明应了一声,率领五万西夏军,朝着东门方向冲去。
     东门的守将是周信。他看到西夏军朝着东门冲来,立刻下令:“放箭!滚石!热油!给我狠狠地打!绝不让他们靠近城墙!”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弩箭、滚石、热油纷纷朝着西夏军砸去。西夏军虽然勇猛,却也抵挡不住宋军的猛烈进攻,纷纷倒地,损失惨重。
     李德明见久攻不下,心里很是着急。他知道,要是不能攻破东门,辽圣宗肯定会怪罪他。他咬了咬牙,拔出腰间的弯刀,大声喊道:“兄弟们!跟我冲!谁先登上城墙,赏黄金百两!”
     西夏军听到有赏,顿时来了精神,纷纷朝着城墙冲去。有的西夏兵甚至不顾死活,踩着同伴的尸体,朝着城楼上爬来。
     周信见西夏军越来越近,心里很是着急。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东门迟早会被攻破。他咬了咬牙,拔出腰间的大刀,大声喊道:“弟兄们!跟我杀下去!绝不让西夏狗贼踏入东门一步!”
     说完,周信率领一部分士兵,打开城门,朝着西夏军杀去。宋军士兵们见将领这么勇猛,也纷纷跟着杀了出去。
     两军瞬间厮杀在一起。周信握着大刀,左劈右砍,西夏兵纷纷倒地。李德明看到周信,立刻朝着他冲了过来,两人打了起来。
     周信的武功虽然不如杨延昭,但也很是厉害。他和李德明打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李德明心里很是着急,他知道,再这样打下去,对自己不利。他咬了咬牙,突然使出一招阴招,朝着周信的小腹踢去。
     周信没料到李德明会用阴招,躲闪不及,被踢中了小腹,疼得弯下了腰。李德明趁机举起大刀,朝着周信的脑袋砍去。
     “周将军!小心!”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个士兵扑了过来,挡在了周信面前。“咔嚓”一声,士兵被李德明砍中了脑袋,当场气绝身亡。
     周信看着死去的士兵,眼里满是愤怒。他忍着疼痛,猛地站起来,举起大刀,朝着李德明砍去。李德明没料到周信会突然反击,躲闪不及,被砍中了肩膀,鲜血立刻流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啊!”李德明惨叫一声,转身就跑。西夏军见主帅受伤逃跑,纷纷转身就跑。周信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率领宋军在后追杀,又杀了不少西夏兵。
     城楼上的杨延昭看到这一幕,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东门暂时安全了。可他也清楚,辽军和西夏军兵力太多,这次战斗,还会持续很久,他们还有很多困难要面对。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慕容雪(慕容雪担心杨延昭的安全,也跟着上了城楼),慕容雪也看着他,眼里满是担忧和支持。杨延昭握住慕容雪的手,小声说:“别担心,我会没事的。”
     慕容雪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着杨延昭的手,给了他无声的支持。
     就在这时,探马传来消息:杨延浦率领的三万兵马,在黑松林遭到了辽军的埋伏,损失惨重,杨延浦也受了重伤,正在往回撤退。
     杨延昭心里一沉,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知道,杨延浦的援军是他们的重要力量,要是杨延浦出了什么事,他们守住高阳关的把握就更小了。
     “延昭,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慕容雪看到杨延昭脸色不好,连忙问道。
     “延浦在黑松林遭到了辽军的埋伏,损失惨重,还受了重伤。”杨延昭声音低沉地说,“我得立刻去接应他,不然他会有危险。”
     “延昭,你不能去!”慕容雪连忙拉住杨延昭,“现在城楼上需要你,要是你走了,辽军来攻,谁来指挥士兵们作战?我去!“我去!我带着伤兵营的弟兄们去接应杨将军!”慕容雪紧紧攥着杨延昭的手腕,语气斩钉截铁,“我会武功,还懂医术,既能帮着杀敌,又能给杨将军治伤。你留在城楼指挥,这里离不开你!”
     杨延昭看着她眼底的坚定,心里又暖又急。他知道慕容雪说得对——城南战场正胶着,他一旦离开,宋军没了主心骨,辽军很可能趁虚而入。可让慕容雪去涉险,他又实在放心不下。
     “将军!没时间犹豫了!”城楼下突然传来王超的喊声,他正挥着大刀砍倒一个爬城的辽兵,“辽军又冲上来了,您快下令!”
     慕容雪趁机从腰间拔出短剑,塞进杨延昭手里:“这把剑你拿着,是我爹给我的,能辟邪。我带五百精锐去,很快就回来!”说完,她不等杨延昭反驳,转身朝着城楼楼梯跑去,一边跑一边喊,“伤兵营的弟兄们,跟我走!去接应杨延浦将军!”
     城楼下,二十多个伤兵营的士兵立刻响应,他们大多是轻伤痊愈的老兵,手里握着刀枪,跟着慕容雪就往城门跑。杨延昭望着她的背影,握紧了手里的短剑——剑鞘上还留着慕容雪的温度,他咬了咬牙,转身对着城楼上的士兵大喊:“弩箭手集中火力,压制辽军左翼!长枪手守住城垛,绝不让一个辽兵爬上来!”
     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辽圣宗见杨延浦的援军被埋伏,立刻下令全军猛攻南门,无数辽兵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像潮水般涌向城墙。城楼上的滚石和热油很快用去大半,有的士兵箭囊空了,就抄起身边的短刀,对着爬上来的辽兵猛砍。
     “将军!滚石不多了!”一个士兵大喊着,手里只剩下半截断矛。
     杨延昭扫了一眼城墙根下堆积的尸体,深吸一口气:“把阵亡弟兄的盔甲拆下来,堆在城垛上!用弩箭射他们的冲车车轮,别让冲车靠近城门!”
     就在这时,城西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杨延昭心里一紧,以为是西夏军绕后偷袭,可仔细一看,却见一队宋军骑兵朝着辽军的右翼杀去——为首的正是慕容雪!她身后跟着的五百精锐,正护着一队伤员往城里撤,杨延浦躺在一个担架上,脸色苍白,显然伤得不轻。
     “是慕容姑娘!她把杨将军救回来了!”城楼上的士兵们欢呼起来,士气顿时高涨。
     慕容雪一边指挥士兵护送伤员进城,一边挥着短剑斩杀追来的辽兵。她的剑法虽然不如杨延昭精湛,却招招利落,几个辽兵冲上来,都被她一剑封喉。可辽兵越来越多,渐渐把她和几个士兵围了起来。
     “雪儿!”杨延昭看得心都揪紧了,他猛地抓起一把长枪,朝着城下跳去。
     “将军!”周信刚从东门赶过来支援,见杨延昭跳城,也立刻带着一队士兵杀了过去。
     杨延昭落地时踉跄了一下,却立刻稳住身形,长枪一扫,就把围在慕容雪身边的辽兵逼退。“你怎么样?有没有受伤?”他拉住慕容雪的手,声音里满是焦急。
     “我没事!”慕容雪笑着摇头,脸上沾了些血,却依旧明媚,“快把杨将军抬进城治伤,他中了箭!”
     杨延昭立刻让人把杨延浦抬进城,又和慕容雪、周信一起,率领士兵们杀退追来的辽兵,才退回城里,关上了城门。
     中军帐里,慕容远正给杨延浦处理伤口。箭头已经取了出来,伤口很深,还在流血,慕容远一边敷药,一边叹气:“幸好箭头没射中要害,要是再偏一寸,延浦将军就危险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延昭站在一旁,看着弟弟苍白的脸,心里满是愧疚:“都怪我,没料到辽军会在黑松林设埋伏,让你受了这么重的伤。”
     杨延浦虚弱地笑了笑:“大哥,不怪你。是我太大意了,没发现辽军的斥候……现在城外的情况怎么样了?”
     “辽军还在攻城,不过咱们暂时守住了。”杨延昭叹了口气,“只是滚石和热油快用完了,弩箭也不多了,再这样打下去,咱们撑不了多久。”
     帐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都皱着眉头,没人说话。慕容雪看着杨延昭疲惫的脸,心里很是心疼,她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延昭,我有个办法!咱们可以用百姓们家里的水缸和木桶,装满热油,从城楼上倒下去——百姓们肯定愿意帮忙!还有,咱们可以让士兵们把城里的柴火堆在城门后面,要是辽军攻破城门,就点燃柴火,挡住他们!”
     杨延昭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百姓们肯定愿意帮忙!周信,你立刻去城里通知百姓,让大家把家里的水缸、木桶都捐出来,再收集些柴火,送到城楼上!”
     “好!我这就去!”周信立刻转身跑了出去。
     王超也说道:“将军,我去粮仓看看,能不能把一些粮食装在麻袋里,堆在城垛上,代替滚石——虽然不如滚石结实,但也能挡一挡辽兵!”
     “好!你快去!”杨延昭点了点头。
     很快,周信就带着好消息回来了:“将军!百姓们都愿意帮忙!张老板带头捐了五十个水缸,还组织百姓们往城楼上送热油和柴火,现在城楼下全是百姓,都在帮忙呢!”
     杨延昭心里一暖,他知道,有百姓们的支持,他们一定能守住高阳关。他立刻起身,对慕容雪说:“雪儿,你留在这里,帮着慕容医官照顾延浦和受伤的士兵。我去城楼上指挥,等打退了辽军,咱们再好好说话。”
     “你小心点。”慕容雪拉住他的手,把那个平安符塞进他的盔甲里,“一定要平安回来。”
     杨延昭点了点头,转身朝着城楼跑去。
     城楼上,百姓们正忙着把水缸、木桶递给士兵们,有的百姓还拿着菜刀、锄头,站在城垛后面,准备帮着士兵们杀敌。张老板扛着一捆柴火,满头大汗地跑过来,看到杨延昭,笑着说:“杨将军,您放心!咱们百姓都跟您一起,守住高阳关!辽兵要是敢来,咱们就跟他们拼了!”
     “谢谢张老板,谢谢大家!”杨延昭感动地说,“有大家的支持,咱们一定能打退辽军!”
     就在这时,辽军又发起了进攻。这一次,他们的冲车更结实了,还在冲车前面装了铁板,挡住了宋军的弩箭。很快,冲车就到了城门脚下,“咚咚咚”地撞着城门,城门摇晃着,眼看就要被撞开。
     “热油!快倒热油!”杨延昭大喊一声。
     士兵们立刻把装满热油的水缸、木桶推下去,热油浇在冲车的铁板上,发出“滋滋”的响声,铁板很快就被烫红了。冲车里的辽兵惨叫着,从冲车里跑了出来,却被城楼上的弩箭射中,纷纷倒地。
     “点燃柴火!”杨延昭见冲车还在撞门,又喊了一声。
     士兵们立刻点燃火把,扔到城门后面的柴火堆上。柴火很快就烧了起来,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挡住了冲车的去路。冲车里的辽兵见前面有火,不敢再撞门,纷纷退了回去。
     辽圣宗看到这一幕,气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他没想到,杨延昭竟然用这么简单的办法,就挡住了他的冲车。他咬了咬牙,大声喊道:“全军撤退!明天再攻!”
     辽军和西夏军见又攻不下,纷纷撤退。杨延昭站在城楼上,看着敌军远去的背影,松了口气——这一天的战斗,总算是熬过去了。
     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辽圣宗不会善罢甘休,明天肯定会发起更猛烈的进攻。他转身对士兵们说:“大家辛苦了!赶紧趁着这个时间,补充些食物和水,修复城防,准备应对明天的战斗!百姓们也辛苦了,大家赶紧回家休息,明天还要麻烦大家!”
     百姓们笑着说:“杨将军客气了!咱们都是高阳关的人,守住高阳关,就是守住咱们的家!”说完,才纷纷回家休息。
     杨延昭回到中军帐时,已经是深夜了。帐里还亮着灯,慕容雪正坐在床边,给杨延浦换药。看到杨延昭回来,她立刻站起来,走了过去,递给他一杯热茶:“延昭,你回来了!累坏了吧?快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杨延昭接过热茶,喝了一口,心里暖暖的。他看着慕容雪,见她眼里满是血丝,显然是忙了一天,没休息好,不由得心疼地说:“你也累了一天了,快休息吧。延浦这边,让其他医生照顾就好。”
     “我没事,我再陪延浦将军一会儿。”慕容雪笑着说,“他刚醒过来,还在担心明天的战斗,我跟他说说话,让他放心。”
     杨延浦躺在床上,笑着说:“大哥,大嫂,你们别担心我。明天我要是能起来,就跟你们一起守城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好好养伤,别胡思乱想。”杨延昭瞪了他一眼,“城门有我和周信、王超,还有百姓们帮忙,能守住。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伤养好。”
     杨延浦点了点头,不再说话。慕容雪给杨延浦盖好被子,才跟着杨延昭走出帐外。
     帐外的月光很亮,照在雪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银。两人并肩走着,谁都没有说话,却觉得很温馨。
     “延昭,明天的战斗,会更艰难吧?”慕容雪小声问道。
     “嗯。”杨延昭点了点头,“辽圣宗损失了这么多兵力,明天肯定会孤注一掷,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咱们的武器和粮草都不多了,要是再没有援军,咱们撑不了多久。”
     “那……咱们能等到援军吗?”慕容雪问道。
     杨延昭沉默了——他知道,赵恒沉迷于祭祀和修建宫殿,根本不会派援军来。并州的援军已经被杨延浦带来了,其他地方的军队,要么要守卫自己的地盘,要么根本调不动。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只有高阳关的士兵和百姓。
     “会的。”杨延昭握住慕容雪的手,坚定地说,“就算没有援军,咱们也要守住高阳关。只要咱们还有一口气,就绝不让辽军踏入大宋一步。”
     慕容雪点了点头,靠在杨延昭的肩膀上:“嗯,我跟你一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跟你一起面对。”
     两人站在月光下,相拥着,感受着彼此的温暖。他们知道,明天的战斗会很艰难,甚至可能会牺牲。但他们不害怕,因为他们有彼此,有弟兄们,有百姓们,有保卫家园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辽军就发起了进攻。这一次,他们不仅派了更多的士兵,还带来了投石机,朝着城楼上扔石头。石头砸在城墙上,发出“轰隆”的响声,城墙上的士兵纷纷躲闪,有的士兵被石头砸中,当场牺牲。
     “弩箭手!瞄准投石机的士兵!”杨延昭大喊一声。
     士兵们立刻朝着投石机的方向射箭。投石机的士兵纷纷中箭倒地,投石机也停了下来。可辽军的士兵太多了,很快就有新的士兵接替,投石机又开始扔石头。
     “滚石!热油!”杨延昭又喊了一声。
     士兵们立刻把滚石、热油推下去,砸在辽兵身上。可辽兵像是不怕死一样,依旧朝着城墙冲来。很快,就有辽兵爬上了城墙,和宋军士兵厮杀起来。
     “跟他们拼了!”杨延昭拔出腰间的短剑,朝着爬上来的辽兵刺去。
     士兵们见将军这么英勇,也纷纷拿起刀枪,和辽兵厮杀。城楼上,刀光剑影,惨叫声、喊杀声混在一起,场面惨烈无比。
     慕容雪带着伤兵营的医生和护士,在城楼下设立了临时医帐,随时准备治疗受伤的士兵。看到士兵们受伤被抬下来,她立刻冲上去,给士兵们止血、敷药,动作麻利而熟练。有的士兵伤得很重,她就亲自给士兵们做手术,取出箭头,缝合伤口,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战斗一直持续到中午,辽军才撤退。这一次,宋军损失惨重,城楼上的士兵少了一半,城墙也被投石机砸出了好几个缺口。杨延昭站在城楼上,看着满地的尸体和鲜血,心里满是悲痛。
     可他知道,他不能倒下。他转身对士兵们说:“大家赶紧清理战场,修复城墙,补充武器和粮草。辽军很快就会再来,咱们一定要做好准备!”
     士兵们默默地答应着,开始清理战场。百姓们也纷纷赶来帮忙,有的帮忙抬尸体,有的帮忙修复城墙,有的帮忙运送武器和粮草。整个高阳关,都沉浸在悲伤和紧张的气氛中。
     下午,辽军果然又发起了进攻。这一次,他们的兵力更多了,还分兵进攻东门和西门,想分散宋军的兵力。杨延昭只能来回奔波,在三个城门之间指挥战斗。
     东门的周信,西门的王超,都快撑不住了。他们的士兵越来越少,武器也快用完了,只能拿着断刀、断矛,和辽兵厮杀。
     “将军!东门快撑不住了!辽兵太多了!”周信派人来报信,声音里满是焦急。
 

第8章 寒夜密探传警讯,侠女倾心助忠良(公元1011-1012年春)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