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的风,在开春时总带着几分料峭,却也吹醒了满城的生机。万国商馆外的老槐树刚冒出新芽,就有一支驼队踏着晨雾而来——为首的驼商掀开帷帽,露出一张熟悉的脸,竟是去年去南洋开辟商路的周掌柜。他身后的骆驼背上,除了满载的胡椒、象牙,还拴着两个竹笼,里面传来细碎的鸟鸣。
“瑾潼姑娘,二王子!”周掌柜大步进了商馆,风尘仆仆的脸上满是喜色,“南洋之行没白费!我们不仅和三佛齐、阇婆国定了长期贸易,还带了些‘宝贝回来!”他说着掀开竹笼,里面是两只羽毛翠绿的鸟儿,喙尖呈朱红色,正歪着头打量周遭。“这叫‘红嘴相思,南洋人说养在屋里能带来好运,我想着贺兰的百姓定是喜欢。”
瑾潼凑近看了看,鸟儿受惊似的蹦了蹦,却不吵闹。她转头看向一旁的李默:“城外的试验田正好空着些地,不如辟出一块来养这些南洋禽鸟?再试试种周掌柜带回来的木薯,南洋人说这东西易活,根茎能当粮食,叶子还能喂牲畜。”李默立刻点头,从周掌柜手里接过木薯种,小心地用布包好:“我这就去安排,若是木薯能种活,贺兰的粮食就更有保障了。”
没过几日,试验田就热闹起来。农户们学着周掌柜教的方法,把木薯块茎埋进松软的土里,又在田边搭起竹棚,给红嘴相思做窝。阿竹听说来了南洋禽鸟,特意烧了一批绘有鸟纹的瓷食盆,送到田边时,正好撞见书院的孩子们来帮忙浇水。孩子们围着竹笼叽叽喳喳,有个小男孩踮着脚问阿竹:“阿竹姐姐,这鸟儿什么时候会叫呀?会不会比书院的铜铃还好听?”阿竹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等它们熟悉了贺兰的风,自然会叫的。”
这日午后,瑾潼正在棉布坊查看新织的贡布,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她走出坊门,只见几个西域商人围着一个穿粗布衣裳的汉子,汉子手里捧着一个陶罐,满脸焦急。“这是怎么了?”瑾潼上前问道。为首的西域商人连忙解释:“姑娘,我们从大宛来,想换些贺兰的棉布,可这伙计不小心把带来的汗血宝马的马奶打翻了,这陶罐是我们特意装马奶的,现在却漏了……”
汉子急得涨红了脸:“我、我不是故意的!这陶罐是在龟兹买的,没想到这么不结实。”瑾潼看了看地上的陶罐碎片,釉面粗糙,确实容易开裂。她忽然想起阿竹之前研发的“瓷镶玻璃”工艺,心里有了主意:“你们别急,贺兰的瓷窑能做出不漏的容器。阿竹,你且随我来。”
阿竹听说要做装马奶的容器,立刻来了精神。两人在瓷窑里琢磨了半日,决定用厚胎青瓷做罐身,内壁镶嵌一层薄玻璃,这样既防渗漏,又能看清罐内马奶的成色。三天后,第一批“青瓷镶玻璃罐”烧制完成。瑾潼让汉子装满马奶试试,罐子果然滴水
第643章 清风(十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