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6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1/2页]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泥蛋不是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德殿开始动工。
     大臣的席位被向两侧挪,挪到了边上。
     中间空出的场子,则被搬来一张张桌子,好在场地够大,几百张桌子也放的下。
     刘辩前来视察,却发现不对的情况,紧急叫停搬运。
     光禄勋杨修快步而来,行礼后等对方训话。
     刘辩皱眉道:“两桌之间都挨到一起了,如何避免考生作弊?”
     天子的恩科谁敢作弊,有点小动作就是欺君。
     这是杨修的内心想法,可他是万万不敢这么说的,只能苦着脸道:
     “陛下,如果隔出一段距离,就不够放下这么多座位了。”
     崇德殿已经是最大的大殿了,平时容纳百官上朝都还有很宽敞的余地。
     但现在的恩科,可是平添了数百张席位,还要求间隔,位置一下子就捉襟见肘。
     刘辩短暂沉吟后,提议道:“把大臣们的席位都撤了吧,考完再复原回去。”
     “喏。”
     “来参加殿试的学子有多少人?”
     “四百余人。”
     这也太多了。
     没办法,第一场殿试采用的是征召制,什么世家豪强游侠,只要有学问的,都往洛阳赶。
     人虽多,但里面有才能的,刘辩估计没多少。
     原因有三点,一是前几年还处于乱世中,有才干的人早就脱颖而出,脱颖而出者现在都身居要职。
     代表型的就是陈宫、田丰、曹操、刘备那些人。
     二是刘辩的求贤令,将未出世的人都拉了过来,连小诸葛都诏到东宫去了。
     最后就是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又搜刮了一波,士族、寒门年少子弟,都入了文学院,百姓子弟入了医学院。
     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刘辩才下的结论,五年内不会有贤臣出世,七八年后倒是会迎来一批,那时候徐盛、诸葛亮十六七岁了,和他们同辈的豪杰会崭露头角。
     刘辩沉吟道:“朕打算拨款,着司金府在南宫建造新的大殿用于科举。”
     现在动工,完工时正好人才能迎来爆发。
     这会儿就随便凑合凑合得了。
     “陛下圣明。”
     “加紧,办完殿试,朕还要率领全国百姓参与春耕。”
     “喏!”
     刘辩任凭他施为,摆驾去了尚书台,曹操正在这里,等着荀彧拟诏书。
     刘辩进来时,众人行礼,对曹操,他现在很满意。
     此人知耻而后勇,为了变法连宫宴都不参加了。
     “曹卿。”
     “臣在。”
     “州试办的如何?”
     “就等诏书了。”
     “好,全天下的眼睛都在你身上盯着,别出了差错,千万不可怠慢。”
     “臣晓得,并未怠慢。”曹操跟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刘辩脸一沉,总觉得这话很熟悉,上次曹操就是这么说的,转而提着把剑来找自己说袁隗要死了。
     刘辩随便往凳子上一坐,曹操主动凑过来,刘辩提点道:
     “办完州试,着手去各郡把院试操办起来。”
     院试,每郡都设一地方学院,到了时间,地方所有符合资格的学堂学子,前往学院考试。
     考试通过者被举参加来年的州试,与其他郡院试通过

第536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