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停下笔,“臣赞同重修汉官仪,只是该找何人来修订?”
天气回暖,朝廷官吏们桌子上都摆下一大堆工作,加班加点都处理不完。
刘辩沉思这个问题,荀彧提出建议,“不如让殿试甲科都参与纂修汉官仪的工作,以便他们能尽快了解朝廷的运转,将来也好更好的为陛下效力?”
“卿是说,先不授官?”
“乙科可以先授,甲科先入太学为博士,也可为陛下参谋军纪政要,将来对能力熟悉了,方便委以重任。”
刘辩心动了,这倒是个好去处,未来人多了,可以再改成只有状元才能担任博士。
太学博士主要工作是管教育,其次就是奉使巡行,皇帝遇有灾异或重大决策时,博士需参与廷议,皇帝问策时,他们需要提供意见,有时被临时派遣巡视地方,考察吏治民情。
最后是掌承问对,担任皇室顾问,为天子、太子、诸侯王解惑。
唯一遗憾的就是,第一届殿试质量怕是不高,修汉官仪的工作,也不知道他们能否胜任的起。
不过这个模式值得肯定,刘辩当场应允,“就这么办。”
离开尚书台,刘辩派人去公车署,带些吃食被褥,用以慰问举人们。
……
南匈奴国,袁绍以南匈奴单于请求帮忙平叛为由,少部分军队进驻了龙城,同时派人向天下广发粮食新建粥棚。
再多的仇恨,抵不过现在一口到嘴的粮食,难民们就差给汉人下跪了。
袁绍找到于夫罗,果断开口道:“我要土地,要人,先训练出一个汉械营。”
于夫罗一直在着急这件事,此刻袁绍说出,内心激动万分。
“好,土地的话简单,人的话,我的亲卫队怎么样?”
袁绍平静的摇头,“想要加快训练速度,需要从头开始训练。”
“什么意思?”
袁绍毫不客气,“你的兵野蛮惯了,毫无军纪,我教他们军纪逼迫太深搞不好还要造反,而且这个过程漫长,我宁愿招普通胡人参军。”
其实就是不好植入崇汉思想。
那些人跟着于夫罗南征北战,到现在还跟在他身边没有散,足以说明他们的忠诚。
于夫罗一听,觉得有道理,不过他迟疑道:“普通百姓身形瘦弱,战斗力不堪,我怕练出来玷污了汉军的名声。”
胡人瘦弱?这个词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也从侧面说明,最近这段时间他们过的有多艰难。
袁绍毫不在意,“军粮我让他们吃到撑,最多三月,一个个都是南胡最骁勇善战的将士。”
“好。”于夫罗惊喜,“我这就安排。”
“招人的事,我让陈到去。”袁绍把挑选士兵的工作也要了过来。
“你要做的,就是接收汉械营,毕竟天子亲自下旨的事,绍得给你办好。”
于夫罗佩服袁绍的执行力,还以为会是个吃拿卡要,敷衍了事的主。
曾经他们身为藩属国国王,见老皇帝还要给那什么常侍太监交钱,现在的大汉真令人难以置信。
当场他就应允了。
土地划分在
第537章 一群难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