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考卷被收集,举人们暂时被请下去。
     百官从两侧走出,进入考生席位。
     每一小片人,着重批改某道小题目,现场共有近百名大臣。
     三公九卿都被排除在外,另外就是光禄勋杨修承担裁判工作,经过他确认无误的答卷,才会被转至场中交由大臣们批改。
     主要是看有没有做记号,是否遮好姓名。
     大鸿胪戏志才负责打下手,传阅答卷,张罗大臣们按照规矩阅卷。
     批改考卷被分为三步。
     初阅:现场大臣先筛荒谬不通者(如妄言尽诛匈奴、辞赋犯讳等),未通过直接揭开名字,黜落约三成。
     复阅:侍中、侍郎等或由天子拟定的近臣分卷批阅,以朱笔圈点优劣。佳卷贴黄笺标“可”,争议卷标“疑”,劣卷标“罢”。
     终阅:尚书台首辅尚书令领尚书台重臣夜议。对“疑”卷辩论,最终全部揭名,择所有可卷进呈御览,由天子批定名次。
     刘辩宣布开始,他并没有不准大臣们交流,在安静了一段时间后,各种谈话声在每个小团队中响起。
     大部分都是吐槽声,太多狗屁不通的答卷了。
     第一份答卷,在传阅一圈后,最终落在戏志才的人手上。
     戏志才赶紧过来,却眼皮直跳,第一份卷子就直接来了个罢。
     他看向名字,好险,既不姓庞,也不叫刘巴。
     他喊来手下,吩咐道:“记下,太原王氏王黑,罢。”
     手下一字不差的记录,这么做是防止中途有人将王黑的卷子找出来,希望重新插回去再审。
     大鸿胪寺手里有副本记录哪些人没考过,能抑制些舞弊现象。
     这王黑是王允的亲孙子,居然第一轮都没过去。
     估计刚刚大臣们决定这份不过时还很平静,但揭开名字后就都傻眼了,最要命的是名字被揭开,再想沾回去就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下传。
     又是好几份答卷落到戏志才手里,无一例外,全是罢。
     他小心翼翼的记录着,生怕出了那两个名字,那就成笑话了。
     好在并没有这种情况,十几份答卷过去,戏志才终于收到了第一份依旧封名的卷宗。
     这说明此人通过了初阅,所以还要保密名字,继续往上走。
     大臣们加快批阅的速度,戏志才忙活不过来了,只得前去提醒大臣们。
     “若是揭开名字,发现了庞统庞士元、刘巴刘子初的名字,记得将卷宗交给我,陛下要亲自查看。”
     到那时他得好好想想该如何跟天子解释。
     大臣们不解,要那种淘汰卷干什么。
     但一听到是天子的意思,答应的那叫一个快。
     宫里在加紧批卷,没个七八天出不了结果。
     举人们在返回公车署时,仍然难掩脸上的激动和兴奋,喋喋不休的讨论着自己在崇德殿上的发挥,同时暗自紧张最后的成绩出炉。
     对那些眼馋的赏赐更是充满幻想,若是能还上一身御赐之物,骑着白马在洛阳城中疾驰,该有多潇洒?
     人生巅峰莫过于此。
     王

第547章 书白读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