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9章 朕得此人?[2/2页]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泥蛋不是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西出现在他眼前,通篇是各种朱红笔的圈圈点点,这份卷子折服了尚书台众臣。
     看了一会儿,刘辩连连点头。
     人才,绝对的人才。
     而且此人居然写了四策!
     虽然他着重写的是经学及安民,但字数少的治国及边防,却更加精彩。
     通篇没有引用兵法,全是自己对兵道的见解。
     大才、贤才。
     “没想到首次恩科,居然让朕得到此等人?”
     此人是帅才,大将军皇甫嵩那种眼观天下的帅才。
     他收回之前的所有猜测,不可能是庞统。
     庞统、田丰,哪怕是贾诩之类,都偏向军师型,适合找他们问策,让他们自己独当一面差了点。
     就好比那张良,被誉为谋圣,但祖皇帝让他担任大将军时,却漏招频出。
     荀彧属于内政型,他能做老大,但是偏向文职。
     诸葛亮是全能型,萧何、张良的结合体,军事上还能比上半个韩信。
     可眼前这人又是另一条路子,他能做大将军。
     他比普拉斯版的袁绍更适合做大将军。
     刘辩已经知道他是谁了。
     汉末三国,能被刘辩重视的王佐之才唯有三位,他们三位是比所有贤才都高一个档次的存在。
     魏之王佐荀彧,蜀之王佐诸葛亮,吴之王佐周瑜。
     三人各自辅佐起一名帝王。
     此人必是……
     刘辩的视线,正好落在了名字上。
     隶书一笔一顿的勾勒着两个字。
     周瑜——
     刘辩突然站起身,将卷子直接拿了起来。
     后人以为,周瑜气量狭小,赤壁之战仰仗刘备诸葛亮。
     不知《江表传》载程普曾欺周瑜年少,多次羞辱,然“瑜折节容下,终不与较”。
     普后自惭服曰:“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蒋干称其“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不知曹军声势席卷天下,无人敢战,江东满堂皆降,少年郎独请战,以三万人要碰一碰不可一世的曹操。
     彼时,曹军有骑督曹仁、先锋徐晃、护军张辽、于禁、乐进、张合、文聘、蔡瑁、许褚、曹纯、李典等全明星。
     还有贾诩、荀攸、董昭、程昱等一众谋士随行。
     周瑜用一场赤壁之战,打败了曹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用三万人,打的几十万人丢盔弃甲。
     不知彼时的诸葛亮,只是承担后勤和外交工作。
     宋代《十七史百将传》列周瑜为三国第一将。
     裴松之注称:“使周瑜不破曹操,则天下早属曹氏,无复汉鼎矣!”
     还不知此人留下“取蜀并张鲁,联马超据襄阳”的战略,若实施可形成南北对峙格局,可惜英年早逝。
     刘辩做梦都不敢想,一场他并不看好的恩科,居然为他送上一位王佐之才。
     什么得这个可得天下,失那个汉室不兴的歌谣都不重要了。
     他只知道,三位王佐,得一个辅佐,保底能在乱世中称帝。
     比起另外两位,周瑜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刘辩认为是此人亡故太早,但凡活的长久一点,周瑜会先一步入益,继而改写历史,使魏吴南北对峙。
    喜欢。
  

第549章 朕得此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