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门缓缓打开,海水“哗啦啦”地涌入船坞,“海晏号”的船身渐渐浮起,像一头苏醒的巨兽,缓缓驶出船坞,进入大海。
     “成功了!”工匠们欢呼起来,宋应星激动得手都在抖,“大人,您看!这船的速度比‘镇远号快了三成,转向也更灵活,以后对付荷兰人的战船,咱们更有把握了!”
     萧如薰登上“海晏号”的甲板,感受着海风拂过脸颊。他走到船尾,看着螺旋桨在水中转动,激起层层浪花,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豪情——有了这样的战船,有了精锐的士兵,有了稳固的通商根基,就算魏忠贤再想对付他,就算荷兰人再敢来犯,他也有信心守住这片海疆。
     试航结束后,萧如薰刚回到城堡,就接到了马六甲送来的急报——孙承宗在回京途中,被魏忠贤派来的人拦截,虽侥幸逃脱,但已被革去兵部尚书之职,贬为庶民,如今正被软禁在老家高阳。
     “魏忠贤!”萧如薰猛地将急报拍在案几上,案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竟敢如此放肆!孙大人忠心耿耿,却落得这般下场,真是岂有此理!”
     赵忠站在一旁,脸色发白:“大人,魏忠贤连孙大人都敢动,接下来,他会不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会来对付我。”萧如薰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孙大人被贬,说明魏忠贤已经开始清除异己,接下来,他很可能会派亲信来南洋,夺我的兵权,甚至给我安上‘拥兵自重的罪名。”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海面,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但我不会让他得逞。南洋的根基已稳,将士们信任我,百姓们支持我,通商路线也已打通,就算他派再多的人来,我也能守住这里。”
     萧如薰转身对赵忠说:“传我命令,加强巴达维亚、马六甲的防御,增派探子去京城,密切关注魏忠贤的动向;让陈麟加紧训练士兵,尤其是水师,务必在三个月内,将新造的五艘战船编入舰队;还有,让张万邦加快与暹罗、苏门答腊部落的通商谈判,越多的人支持咱们,咱们的底气就越足。”
     赵忠领命而去,城堡大厅再次恢复了安静。萧如薰走到案几旁,拿起那张南洋舆图,指尖在巴达维亚的位置轻轻摩挲。他知道,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这场风暴,或许比对付荷兰人、葡萄牙人更凶险,但他不会退缩——他守护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兵权,更是大明的南洋海疆,是无数百姓的希望。
     几日后,张万邦从马六甲回来,带来了好消息——与暹罗的长期通商合约已签订,暹罗每年将向大明提供五十万石稻米,换取二十万匹丝绸、十万件瓷器和五千件铁器;苏门答腊的五个部落也已正式归附,派出了三千青壮加入明军联防队,还献上了当地的特产——胡椒和檀香木。
     萧如薰看着合约和贡品清单,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知道,这些都是他对抗京城暗流的资本,只要南洋的局势稳定,只要百姓们能安居乐业,就算魏忠贤再怎么折腾,也动摇不了他在南洋的根基。
     这天傍晚,萧如薰独自一人来到巴达维亚的码头。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色,渔民们划着小船归来,船上装满了新鲜的海鱼;华商们忙着清点货物,准备将丝绸、瓷器装上前往暹罗的商船;明军士兵们在码头巡逻,眼神警惕却充满自信。
     萧如薰望着这繁荣祥和的景象,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京城的暗流多么汹涌,无论未来的挑战多么艰巨,他都会拼尽全力,守护好这片海疆,让大明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洋的每一片海域上。
    喜欢。
  

第383章 海疆定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