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门答腊部落归附的消息传到巴达维亚时,萧如薰正陪着宋应星在冶炼厂查看新铸的铁器。通红的铁水从熔炉中倾泻而出,落在模具里发出“滋啦”声响,很快凝结成犁铧的形状,表面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大人,您看这犁铧,用的是苏门答腊送来的铁矿砂,含铁量比孟拱的还高,铸出来的铁器更耐用。”宋应星拿着刚冷却的犁铧,语气里满是自豪,“按这个产量,每月能造两千件铁器,除了换暹罗的稻米,还能分给归附的部落,让他们好好种地。”
     萧如薰接过犁铧,指尖触到冰冷的金属,心中却泛起暖意。他想起苏门答腊部落派来的使者——那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穿着粗麻布袍,手里攥着染血的匕首,说部落常年被海盗侵扰,连种地都要提着刀,如今归附大明,终于能安心过日子了。
     “让工匠们多造些镰刀和锄头,”萧如薰将犁铧递给身后的亲兵,“苏门答腊的土地肥沃,要是能让他们把荒地种起来,以后咱们的粮食就更不愁了。”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造两百把腰刀,给部落的联防队送去,让他们也有能力抵御海盗。”
     宋应星连连点头,转身去安排工匠。萧如薰则沿着冶炼厂的小路往回走,沿途的工人们见了他,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行礼,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这些工匠里,有大明来的老手艺人,也有归附的荷兰工匠、马来族青年,如今都在为南洋的根基出力。
     刚回到城堡,赵忠就拿着封密信匆匆跑来,脸色有些凝重:“大人,京城来的密信,是孙大人的旧部送来的,说孙大人被软禁后,魏忠贤又派了个叫刘谨的太监来南洋,说是要‘巡查军政,已经快到马六甲了。”
     萧如薰接过密信,指尖划过信纸,上面的字迹潦草却有力,写着“刘谨贪婪残暴,善构陷,望大人早做防备”。他将密信揉成一团,扔进火盆里,火焰“噼啪”一声将信纸吞噬,黑色的纸灰飘起,落在他的袖口上。
     “刘谨……”萧如薰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想起之前东厂差官的嚣张模样,心中冷笑。魏忠贤派这么个人来,显然是想找借口夺他的兵权,甚至给他安上罪名。
     “传我命令,”萧如薰转身对赵忠说,“让陈麟率‘镇远号‘海晏号去马六甲接应刘谨,表面上要恭敬,暗地里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不许他随意接触士兵和百姓;让张万邦把马六甲的通商账目整理好,若是刘谨要查,就给他看,但核心的粮储、兵力账目,绝不能让他碰。”
     赵忠领命而去,萧如薰则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海面。夕阳渐渐落下,将海水染成一片血红,远处的战船剪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像一头头守护海疆的巨兽。他知道,刘谨的到来,将是一场新的考验,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南洋的根基,不是一个太监就能轻易动摇的。
     三日后,马六甲港迎来了刘谨的船队。八艘战船缓缓驶入港口,船头挂着东厂的旗帜,黑色的旗面上绣着狰狞的虎头,透着一股肃杀之气。刘谨穿着一身华丽的太监袍,戴着顶镶嵌宝石的帽子,在一群东厂番子的簇拥下,慢悠悠地走下战船,眼神里满是傲慢。
     陈麟按萧如薰的吩咐,上前迎接,语气恭敬却不失分寸:“刘公公远道而来,辛苦了!萧大人在巴达维亚处理要务,特派末将前来接应,已为公公备好住处和宴席。”
     刘谨斜睨了陈麟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萧如薰倒是架子大,咱家奉魏公公之命来巡查,他竟敢不来迎接?”他顿了顿,又阴阳怪气地说,“听说萧大人在南洋打了几场胜仗,就自以为了不起了?咱家倒要看看,他这南洋的‘江山,到底有多稳固。”
     陈麟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依旧恭敬地说:“公公息怒,萧大人确实事务繁忙,

第384章 海疆定基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