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谨的船队消失在海天相接处的次日,巴达维亚港的晨雾里,突然多了些陌生的面孔——是苏门答腊部落派来的青壮,约莫三百人,个个背着藤甲,手里攥着长矛,皮肤被南洋的烈日晒得黝黑,眼神里却满是期待。他们在码头排成整齐的队伍,见了萧如薰,纷纷单膝跪地,用生硬的汉语喊着“参见萧大人”。
萧如薰走上前,亲手将他们扶起,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你们来巴达维亚,是想跟着明军学本事,守护自己的家园?”
为首的部落青年名叫阿木,是苏门答腊最大部落首领的儿子,他用力点头,指了指远处操练的明军士兵:“学打仗,打海盗,护族人!”
萧如薰笑了,让人把陈麟叫来,吩咐道:“把这些青壮编入联防队,跟明军一起训练,教他们用鸟铳、练阵法。另外,给他们每人发一套军服,让他们知道,从今天起,他们就是守护南洋的一份子。”
陈麟领命而去,阿木和部落青壮们激动得连连道谢,跟着明军士兵往军营走去。萧如薰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暗自感慨——南洋的根基,从来不是靠战船和火炮硬撑起来的,而是靠这些愿意守护家园的人,靠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刚回到城堡,张万邦就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份通商文书,脸上满是喜色:“大人,暹罗国王亲自回信了,说愿意跟咱们扩大通商规模,除了稻米,还会给咱们提供大象,用来运输重型火炮和木料!而且,暹罗还想派工匠来巴达维亚,跟咱们学造战船和铁器!”
“这是好事!”萧如薰接过文书,仔细翻看,“大象能在丛林里运输,比马车好用多了,有了它们,咱们在苏门答腊的防御工事就能加快建设。让宋应星准备一下,专门腾出个作坊,教暹罗工匠造铁器和战船,不过核心的技术,比如火箭筒和神威大将军炮的铸造方法,暂时不能外传。”
张万邦连连点头,又从怀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颗鸽卵大的红宝石,色泽鲜艳,在阳光下泛着红光:“这是暹罗国王送您的礼物,说感谢您让暹罗百姓用上了大明的丝绸和铁器,还说希望能跟您结个善缘,以后多亲近。”
萧如薰拿起红宝石,掂了掂,又放回盒子里:“替我谢谢暹罗国王,礼物我收下了。另外,让通商司准备些上好的丝绸和瓷器,作为回礼,送到暹罗王宫,礼数不能少。”
张万邦兴冲冲地离开后,萧如薰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造船厂。“海晏号”已经正式编入水师,此刻正和“镇远号”一起,在海面上进行战术训练,两艘战船时而并排航行,时而首尾相接,火炮的轰鸣声隐约传来,在海面上回荡。
“大人,京城又来密信了,还是孙大人的旧部送来的。”赵忠拿着封信走进来,脸色有些凝重,“信上说,刘谨回到京城后,在魏忠贤面前诬告您,说您在南洋拥兵自重,还私通暹罗和苏门答腊部落,想谋反。魏忠贤已经奏请皇上,要派锦衣卫来南洋抓您!”
萧如薰接过密信,指尖微微颤抖。他没想到刘谨这么歹毒,竟然敢编造谋反的罪名——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反复翻看密信,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转机。
信的末尾,孙承宗的旧部写道:“皇上虽多疑,但念及您平定南洋的功绩,尚未下定主意。孙大人虽被软禁,仍在暗中联络朝中大臣,为您辩解,希望您能尽快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证据……”萧如薰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桌上的通商文书和部落归附合约上,突然眼前一亮,“赵忠,立刻让人把咱们与暹罗的通商合约、苏门答腊部落的归附文书,还有南洋百姓和华商联名写的请愿书,都整理好,快马送到京城,交给孙大人的旧部,让他们转交给皇上!”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
第386章 暗流破局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