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马前来查封。
     “你们凭什么查封我的工坊?”柳氏站在工坊门口,面色平静地质问道。
     为首的官员冷笑一声,说道:“有人举报你私自开设工坊,炼制兵器,意图谋反。识相的,就乖乖跟我们回去接受调查!”
     柳氏丝毫不惧,她从怀中掏出一卷《工民要略》,当众展开,高声说道:“我这工坊炼制的不是兵器,而是农具。这些技术,都出自孙思邈的《千金方》附录,乃是‘医工助农之术。”
     官员们凑过去一看,果然,这《工民要略》上记载的都是一些农具的制作方法,而且还盖有孙思邈的印章。
     “这……这……”为首的官员顿时哑口无言,他没想到,这柳氏竟然如此狡猾,竟然打着孙思邈的名号来掩人耳目。
     “怎么,还有什么问题吗?”柳氏冷冷地看着那些官员,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那些官员面面相觑,最终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百匠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崔慎行再次来到了代州。
     他奉旨重审“陈野案”,想要查清楚陈野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然而,当他来到代州之后,却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中家家户户都用上了铁穗犁,田亩翻新,产量倍增。
     那些曾经面黄肌瘦的农民,如今都变得红光满面,充满了活力。
     “若无此器,今岁必饿死啊!”一位老农拉着崔慎行的手,声泪俱下地说道。
     崔慎行登上村外的山头,极目远眺,忽然看到远处有一群妇人正排着整齐的队伍,抬着一座座简易的高炉向山中走去。
     她们的背影坚定而有力,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
     “这……”崔慎行顿时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些柔弱的妇人,竟然会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回程途中,崔慎行撕毁了原来的奏本,重新拟了一份奏疏。
     “查‘陈野虽迹诡,然其所遗器技,活民无数。天罚伪师,或为掩真贤……”
     长安城,太极宫。
     崔慎行的奏疏,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朝堂之上,依旧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只有孙思邈,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他将自己新研制出来的“抗瘟丸”呈给皇帝,声称需要五百铜鼎,批量熬炼……
     太极宫内,孙思邈仙风道骨,手捧药丸,往地上一跪,掷地有声:“陛下,此乃臣呕心沥血研制的‘抗瘟丸,可解燃眉之急!”
     李二接过药丸,眉头拧成了麻花。
     这瘟疫闹得他头都大了,好不容易有了药,可孙思邈又冒出一句:“陛下,此药需五百铜鼎,方可批量熬制!”
     “五百铜鼎?!”李二差点没跳起来,“工部那群废物,连一百个都凑不齐,朕上哪儿给你变出五百个来?”
     孙思邈老神在在,再次叩首:“陛下,淮南、代州已有民炉,可解陛下之忧。”
     李二一听“民炉”二字,龙颜大怒:“放肆!朕乃天子,富有四海,岂容草民私铸?置朕于何地?!”
     孙思邈抬起头,须发皆张,直视李二:“陛下容不得炉,可瘟疫容得百姓吗?!陛下是想坐视百姓哀鸿遍野,还是想……”
     “轰隆——!”
     孙思邈话音未落,殿外突然响起一声惊雷,震得整个太极宫都颤了三颤。
     李二脸色铁青,盯着孙思邈,又抬头望了望殿外阴沉的天空,久久不语。
     袖中的密令,终究是没能发出。
     与此同时,长安南市,一家新店铺悄然挂牌——
     “承乾铁器,南北通锻。”
     “掌柜的,这‘承乾是何意啊?”
     “天机不可泄露,客官您呐,就瞧好吧!”
    喜欢。
  

第170章 犁底藏名,暗潮涌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