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徐惠接到漆匣,指尖拂过那带着淡淡桐油味的木头,心跳都漏了一拍。
     这触感,是熟悉的东宫制式,也是久违的希望。
     打开一看,没有想象中的密诏,只有一枚小小的陶印,古朴的泥土色泽,印着“监国承乾”四个字,边角还带着东宫特有的回纹。
     “啧,殿下这玩的,是行为艺术啊!”徐惠嘴角勾起一抹慧黠的笑意,这简直就是王炸预警!
     她立刻将陶印小心翼翼地用细绢包好,又找出一卷平时抄写的《金刚经》,将陶印藏在了卷轴的中心。
     这可是佛经,谁敢轻易翻动?
     机会很快来了。
     当夜,太妃突然旧疾复发,疼得死去活来,在宫里哀嚎不止。
     “快,请孙思邈!”
     徐惠抓住机会,主动请缨:“奴婢愿为太妃娘娘诵经祈福,以求菩萨保佑。”
     这波啊,这波叫“曲线救国”!
     内殿里,徐惠跪在太妃床前,一边有气无力地念着经文,一边偷偷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趁着宫女们手忙脚乱之际,她悄悄将那卷藏有陶印的《金刚经》放在了太妃的床头。
     孙思邈来得很快,一把脉,眉头就皱成了“川”字。
     开了药方,又叮嘱了一堆注意事项,这才起身告退。
     临走的时候,他状似无意地扫了一眼床头的经卷,然后……“不小心”地拿错了!
     “哎呀,孙御医,您的经书!”徐惠在后面“热情”地提醒道。
     孙思邈头也不回地摆摆手:“无妨,老道回头自会来取。”
     望着孙思邈远去的背影,徐惠心中暗笑,这老头,演技越来越好了,不去拿个奥斯卡都可惜了。
     回到太医院,孙思邈屏退左右,沐浴焚香,这才小心翼翼地打开那卷《金刚经》。
     当那枚陶印赫然出现在眼前时,他的手都有些颤抖了。
     “监国承乾……好大的胆子,好大的魄力!”
     他沉吟片刻,立刻命弟子取来《千金方》,在附页上用药汁小心翼翼地将陶印的印文复写了下来。
     药汁无色无味,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写完之后,他又捋着胡须,加了一行批语:“此器可锻药鼎,亦可安社稷。”
     第二天,朝堂之上。
     孙思邈面色凝重地跪在李二面前,奏报道:“陛下,陇右疫势复燃,百姓死伤惨重,臣请陛下速铸铜鼎五百口,以熬制汤药,救济百姓。”
     李二一听,顿时龙颜大怒:“铸造铜鼎,耗费巨大,国库空虚,哪来的钱粮?”
     孙思邈叩首道:“陛下,工部匠人不足,时间紧迫,唯有民间火犁工坊,方可胜任。”
     “大胆!”李二猛地一拍龙案,怒斥道:“朕岂容草民私自冶炼铜器?!”
     孙思邈不慌不忙,再次叩首:“陛下若不纳火犁,百姓便只会相信‘承乾赐器;若不许匠作,他们便只会认‘陶印为信。”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沉重:“如今长安城内,小儿皆唱‘承乾爷,救我命,此非妖言惑众,乃是民心所向啊!”
     说完,他双手呈上那本《千金方》。
     李二疑惑地接过,打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
     只见扉页之上,赫然盖着一枚鲜红的“监国承乾”陶印!
     这……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还没等李二发作,长孙无忌也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孙御医所言极是。如今火犁已入城,铭文已刻名,百姓已奉为神物。若再诛‘陈野余党,恐激起民变,动摇国本啊!”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份联名疏稿,呈了上去:“这是崔慎行、房遗爱、杜楚客等

第177章 陶印压龙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