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信号。
     他立刻下令,让亲兵抬着“火信匣”来到东华门。
     “奉工部令,送农政重修要件入宫!”薛仁贵高声喊道。
     守门的宦官想要阻拦,却被薛仁贵按住了剑柄:“长孙公亲批,误时者斩!”
     “火信匣”顺利地进入宫门,然后被直接送到了佛堂。
     而此时,在掖庭宫中,武媚娘也得知了“火信入宫”的消息。
     她连夜沐浴更衣,然后将一柄小铁锤——那是杜君卿所赠,用第一炉新铁打造——缠在了臂上。
     这把小铁锤,不仅是一件武器,更是她决心改变命运的象征。
     她又取出了《农器改良札记》的残页,贴身藏好。
     这残页,是她了解李承乾思想的窗口,也是她未来在东宫立足的资本。
     次日清晨,武媚娘早早地来到了掖庭宫门。
     她看到徐惠捧着匣子,从东宫的方向走来。
     她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拦住了徐惠的去路。
     “婢子武媚娘,愿持锤为奴,入东宫效力。”武媚娘的声音清脆而坚定。
     徐惠凝视着她良久,似乎想要看穿她的内心。
     最终,她点了点头:“可。”
     武媚娘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与此同时,李承乾正站在长安城外的一处高坡上。
     他眺望着东宫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
     按照计划,现在东宫应该已经燃起了“民火”,那将是他重返东宫的信号。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东宫的方向,却依旧平静如常,没有丝毫火光出现。
     李承乾的心中,开始感到一丝不安。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远处一骑飞驰而来……
     高坡之上,李承乾眉宇紧锁,东宫方向静谧如常,仿佛之前的运筹帷幄都成了空谈。
     远方尘土飞扬,一骑快马如离弦之箭般射来,正是薛仁贵亲兵。
     “殿下!东宫佛堂地砖拓文!”亲兵气喘吁吁,双手呈上一卷拓印。
     李承乾展开细看,原本的三道火光连线,竟被人为挪动,形成一个大大的“开”字!
     他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眼中精光爆射,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有趣,看来有人等不及了。”他轻抚剑柄,仰天长笑,“门已开,火已燃,我不入宫,宫自迎我!”
     说罢,李承乾翻身上马,卸去盔甲,丢掉旗帜,只拎起那具象征着民意的铁穗犁,策马缓缓走向长安。
     身后百骑如同钢铁雕塑般静默跟随。
     “承乾爷回来了!”消息如同野火般在百姓间蔓延开来,他们扶老携幼,争相涌向官道,只为一睹太子风采。
     风起,吹动着李承乾的衣袍,也吹动着百姓心中那团名为“希望”的火焰。
     城郊,星星点点的火光逐渐汇聚,那是百姓自发点燃的火把,呼应着东宫那扇已经开启的“门”。
     “殿下,我们现在……”薛仁贵策马上前,低声问道。
     李承乾没有回答,只是勒住缰绳,遥望长安城墙,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轻声说道:“去把那个东西抬过来……”
    喜欢。
  

第181章 火信拜东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