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5章 甄家的密报[2/2页]

三国大军湿家 冥冥冥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等好事怎能错过!黄金啊!那可是硬通货!”
     他话音一转,立刻献策:“主公,咱们得马上出兵!趁江东和三韩还没反应过来,一举夺下!”
     沮授眉头紧锁:“子远此言差矣。远征之事,不可鲁莽。辽东公孙度、高句丽、三韩……皆是虎狼之辈。我军若贸然北上,官渡前线必危!”(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汉唐时期活跃于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的重要民族政权,国祚七百余年。由扶余人朱蒙于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在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建立,初都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209年迁至丸都城,427年迁都平壤(今朝鲜平壤)。政权强盛时疆域东临日本海,南控汉江流域,西跨辽水,北达辉发河与第二松花江流域。五世纪中叶起,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与百济、新罗形成“三国时代”。5世纪后期改称“高丽”,史称“高氏高丽”,与10世纪王建所建“王氏高丽”无继承关系。长期处于中原王朝羁縻体系之下,隋唐时期因扩张与中央政权冲突加剧,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未果,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联合新罗攻灭高句丽。其遗民主要融入汉族及朝鲜半岛民族。东汉末年,公孙度控制辽东,高句丽内乱,伊夷模于公元198年始建丸都城,209年正式迁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危什么危!”许攸急道,“有了黄金,还怕没有兵?到时候,天下英雄谁不来投?曹操那点人马,不够咱们塞牙缝的!”
     郭图也加入争论:“黄金虽好,但远水难解近渴。官渡之战若败,我们连去抢黄金的命都没有了!”
     “停!朕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朕要从官渡撤退,另外,从辽东出兵,打下高句丽,征服三韩!你们想想办法。”袁绍说道。
     “陛下,高句丽目前正在向东扩张,中原大战使得无人能够顾及他们的发展,他们现在倒也不容小觑,我们可以先派出斥候去探查国情,再做打算。另外,若是要攻打高句丽,我们总要有个说法吧?不然怎么师出有名?”田丰说道。
     “嗯,元浩说的是,派出斥候这个事就交给你去办了,许攸!这次务必不能办砸!!”袁绍下令道。
     “喏!臣必办妥!”许攸昂首说道。郭图看着许攸只是冷笑一声,您能办成?我没死吧。
     “嗯,至于师出有名?我大汉讨伐贼寇!要什么名分!打就是了!”袁绍突然骄傲的大喊道。
     “陛下英明!”袁绍难得这么硬气一回,给下面的人都给整高潮了。
     “陛下神武!”“末将愿意当先锋!”“陛下!末将愿意带头冲锋啊!”
     几个武将代表也是高潮了,一个个喊的响的。
     “哈哈哈哈哈!众爱卿莫急!眼下我们当务之急是先解决官渡之战!”袁绍说道。
     袁绍话音刚落,帐内气氛陡然一凝,众人皆知官渡之战才是燃眉之急。
     田丰拱手道:“陛下,如今我军粮草不济,士气低落,若继续僵持,恐生变故。依臣之见,不妨暂且退兵,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再与曹操决一死战。”
     郭图却连忙反对:“陛下,若此时退兵,定会遭天下人耻笑,说我军畏惧曹操。况且,曹操也未必好过,我们何不坚持一阵,或许会有转机。”
     许攸眼珠一转,说道:“陛下,依臣看,可先派一小股部队佯装进攻曹操后方,扰乱其军心,同时我们加快筹集粮草,待时机成熟,再全力出击。”
     袁绍沉思片刻,点头道:“子远此计可行。传我命令,即刻挑选精锐,骚扰曹操后方。田丰,你负责筹集粮草,务必尽快。诸位,官渡之战,关乎我军生死存亡,我们定要全力以赴!”众人齐声领命,帐内气氛再度振奋起来。
    喜欢。
  

第385章 甄家的密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