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5章 火种有鞘,执灯问路[2/2页]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却多了枚沾着露水的铜徽。
     34;承砚?34;苏若雪提着竹篮从巷口转来,篮里装着给守夜更夫的桂花糕。
     见他半蹲着不动,她放轻脚步凑过去,发梢扫过他后颈,34;是...约章被拿走了?34;
     顾承砚翻转铜徽,背面34;默34;字刻痕在雾中泛着冷光。
     他喉结动了动,指腹蹭过那枚铜徽——三年前在闸北破庙,他见过陈默之腰间悬着同样的织工徽,当时老匠人正蹲在漏雨的屋檐下补织机,铜徽被雨水冲得发亮,他说34;默守34;二字,是祖辈传下的训:34;守的不是织机,是织机该为谁响。34;
     34;守脉派认了规,却不交全权。34;顾承砚将铜徽塞进苏若雪掌心,指尖在34;默34;字上点了点,34;他们要我们每启一机,都得过这道关。34;他起身时裤脚沾了青苔,却浑不在意,34;得改策略——设备不能再藏着修,要搬到明处。34;
     苏若雪捏着铜徽的手微微发烫:34;晒场?34;
     34;对,晒场。34;顾承砚目光扫过后巷尽头的顾家大院,晒场上堆着的织机木箱在雾里影影绰绰,34;白日修机,夜间讲技,让失业的匠人围过来看。
     机器转起来不是秘密,该让他们知道,顾家的织机为谁转。34;
     三日后的顾家晒场,十台蒙着油布的织机被摆成半环形。
     苏若雪站在最中央的34;鸣蝉副机34;前,素色月白衫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细白手腕。
     她没戴手套,指尖轻轻搭上齿轮,指腹顺着齿痕慢慢碾过——老匠人们围在三步外,有人抽了抽鼻子:34;这小姐疯了?
     齿轮锈成这样,划出血怎么办?34;
     34;嘘。34;人群里突然有人压低声音。
     苏若雪的指尖顿在某个齿槽,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影子。
     她歪头听了听,突然笑出声:34;它在喊疼呢。34;说着从竹篮里摸出细锉刀,34;第三根齿歪了半分,卡着转不动。34;
     老匠人们哄地围近。
     最前头的张阿伯眯眼凑近,见她握锉刀的手法像握绣针,轻推慢磨,锈屑簌簌落进铜盆:34;这...这是39;手听机语39;?34;他年轻时跟着苏州老机匠学过,说是好机匠闭着眼摸齿轮,能听出机器哪里不得劲,34;多少年没见着这手艺了!34;
     苏若雪抬头时,额角沾了点锈灰:34;我爹说,机器冷,人心热。
     手一碰,就知道它想不想活。34;她话音刚落,齿轮突然34;咔34;地轻响,竟是自己转了半圈——张阿伯猛地拍大腿:34;活了!
     这机器活了!34;
     消息像长了翅膀。
     第二日晒场围了五十人,第三日破百,有人带着铺盖蹲在墙根等天亮。
     顾承砚让人支起茶棚,派伙计往茶里撒野菊花,说是34;去秋燥34;。
     他站在院门口,看苏若雪被老匠人们围着问这问那,看年轻学徒踮脚扒着墙看机器,突然想起地窖里那枚34;默34;字铜徽——原来34;可见34;不是做给守脉派看的,是做给所有等着机器活过来的人看的。
     第七日黄昏,晒场的人声渐渐散了。
     苏若雪蹲在梳棉机前,正用软布擦滚轴上的机油。
     余光瞥见墙根有个影子晃了晃,她抬头——是个穿粗布短打的老头,灰发沾着草屑,正盯着滚轴上的刻度看。
     34;阿伯要看看?34;苏若雪起身,顺手把帕子递过去,34;这滚轴得调半寸,不然梳棉会打结。34;
     老头没接帕子,却伸手摸了摸滚轴,指节上的老茧蹭得滚轴发出轻响。
     他突然开口,声音像砂纸磨过陶片:34;你爹...是苏明远?34;
     苏若雪浑身一震。
     苏明远是她父亲的学名,除了旧友,没人这么叫。
     她盯着老头的眼睛——那双眼像口老井,井底沉着块发亮的铜徽。
     34;陈默之。34;老头报了名号,从怀里摸出半块断裂的织梭,34;我爹临终说,39;默守39;非为藏,是为等一个肯把机器修给活人用的人。34;
     顾承砚不知何时站到了两人身后。
     他接过梭片,见断口处还留着新鲜的木茬,显然是刚掰断的。
     梭身刻着的34;守脉34;二字被磨得发亮,像被无数次握过。
     34;您等的人,来了。34;顾承砚将梭片嵌入《火种约章》卷首,纸页发出轻微的脆响,34;火种有鞘,是民心为刃,规矩为柄。34;
     陈默之没说话,转身往巷口走。
     走到一半突然停住,背对着他们挥了挥手:34;明儿带二十个修机的过来。34;
     夜色漫进顾家大院时,苏若雪在阁楼翻找绣线。
     她从前收着的绣袍残片还在樟木箱底,焦黑的布料被她小心展平,准备夹进《苏府绣谱》。
     指尖刚碰到布角,突然顿住——焦布背面有极淡的水痕,在月光下显出半幅地图,旁注的小楷被水浸得模糊,却还能辨出34;提篮桥旧狱工场34;几个字,最后是母亲的笔迹:34;鞘成,方可启终钥。34;
     她捏着残片的手微微发抖,转身想喊顾承砚,却见他抱着本《沪工纪略》从廊下走过,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手里还攥着张纸,像是从租界工部局档案里拓来的——提篮桥地区的建筑图。
    喜欢。
  

第405章 火种有鞘,执灯问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