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3章 谁在土里写名字[1/2页]

耕耘问道路 秋三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完全由泥土与金白色根须构成的轮廓,在万众瞩目之下,终于彻底挣脱了大地的束缚。
     它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动作间带着一种远古化石般的凝滞与僵硬,仿佛每一次抬升都耗尽了千百年的力气。
     当它完全站立,一个模糊的人形伫立在盲壤中心,金光自它体内的根须脉络中流淌,将这片死寂之地映照得如同神域。
     云栖的心跳几乎与那金光的脉动重合。
     她死死盯着那柄随之升起的无铭石犁,它静静地插在“地塑之形”的脚边,粗糙的石质表面上,一道清晰的断口在金光下格外醒目。
     那正是她幼时在后山拾得,陪伴了她整个童年的残破石器,是她学会耕作的第一个“玩具”。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可此刻不是追忆之时。
     她没有被那顶天立地的身影吓退,反而压下心头的巨浪,向前几步,蹲下身。
     她的指尖,布满老茧,带着泥土的芬芳,轻轻触碰在那熟悉的断口上。
     没有想象中的冰冷,而是一种奇异的温润感。
     她没有急于将它拔起,而是顺着它的形态,将那依旧埋在土里的犁尖,轻轻向下一压,点入刚刚被金光撑开的土缝之中。
     刹那间,一股远比金光更加温热的脉动,自犁身猛地传来,像一颗沉睡万古的心脏,在此刻苏醒,并透过粗糙的石质,与她掌心的厚茧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一下,又一下,沉稳而有力。
     云栖闭上双眼,将全部心神沉浸在这份连接之中,她的嘴唇翕动,声音轻得仿佛是怕惊扰了什么:“你认得我?还是……认得这双手?”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北境,轮耕盟高台之上。
     青梧盘坐于九百九十九株盛放的白花组成的阵法中央,神情肃穆。
     这些白花是她的耳目,花语凝结成的精神波纹,能探查大地深处的每一丝脉动。
     就在刚才,她清晰地感知到,那射向盲壤深处的探寻波纹,在抵达某个临界点后,没有如常消散,而是被一个浩瀚而古老的存在……“接住”了。
     对方没有反弹她的力量,更没有显露敌意,而是以一种极为独特的韵律,将她的波纹缓缓回送。
     那不是力量的对抗,而是一种节奏的应和,像有一个无形的巨人在地心深处,听着她花语中蕴含的农谣韵律,正笨拙而认真地,一下下轻轻敲击着节拍。
     青梧猛地睁开双眼,精光一闪而逝,她沉声低喝,声音穿透云层:“传令三十六散种地,所有弟子,即刻静心耕作!放下杂念,将呼吸与手中农具的起落调成同一频率——”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大地,正在学说话。”
     盲壤之中,云栖得不到石犁的回应,却能感到那脉动愈发清晰。
     她缓缓起身,握住石犁,将它从土中完整地拔了出来。
     入手沉重,却又无比契合。
     她没有再犹豫,开始朝着那地塑之形所在的核心区域走去。
     她的步伐很慢,每走一丈,便会停下,用手中的石犁在脚下的盲壤上划出一道浅浅的沟壑。
     她不是为了翻土,这片土地坚硬如铁,也翻不动。
     她只是想用这种方式,留下一个清晰的、属于耕者的痕迹。
     像是在对这片神秘的土地宣告:有人来过,带着敬畏,而非征服。
     日升月落,如此往复。
     第三日的黄昏,当残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极长,云栖在划出又一道浅沟后,惊愕地发现,前方未曾触碰的土地,竟开始自发地裂开一道道细密的纹路。
     那些裂纹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在她面前缓缓蔓延、交错,最终排列成一个古老田契上才会出现的、象形的“禾”字。
     那是谷物生长的形态,是丰收的象征。
     云栖的心脏猛地一缩,但她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她知道,考验或者说真正的交流,现在才开始。
     她缓缓放下石犁,从腰间解下一个随身携带的陶瓮,拔开木塞,倾倒出里面最后一撮焦黑的泥土。
     这是她家祖田里最肥沃的土,经过烈火焚烧,献祭神明后留下的“焦土”,是农家最珍贵的信物。
     她将焦土均匀地撒入那“禾”字裂缝之中,而后,她跪坐下来,用一种近乎吟唱的古老声调,轻声唱起早已失传的《问土谣》:“天地玄黄,尘壤八方……你若肯醒,我便不问来历,不计过往。”
     歌声落下的瞬间,整片盲壤,乃至更远处的北境大地,都开始剧烈震动!
     “轰隆隆——”
     那巨大的“禾”字裂纹猛然向深处陷落,一道远比之前更加凝实、更加庞大的模糊人影,自裂纹的中心缓缓升起。
     它并非魂魄,也非生灵,而是由无数纠缠的金白色根须为骨,亿万尘土为肉,凝聚而成的“地塑之形”。
     它无面无目,身形轮廓却透着一股无

第323章 谁在土里写名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