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1章 李旭东的安排[1/2页]

穿越1951 女儿养了一只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管在任何时候,我都不会放弃希望。当日寇占领我国大部分领土的时候,我们坚持下来了,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摸索自己的道路,其中有荆棘,有坎坷,有陷阱,有时候我们甚至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但只要我们确定了目标,哪怕前面是狂风暴雨、刀山火海、悬崖峭壁,只要我们勇敢、勤劳,我们就一定能找到前路,走上一条康庄大道。”李旭东斩钉截铁的说道。
     “我这次回来,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只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真正感受这个社会。国家要发展,就必须要做出改变,计划经济缺少活力,那就该加上市场经济作为计划经济的补充。小赵,你逛了几天街,内地的商品要是放到香江,你认为哪些商品具备竞争力么?”
     赵雅芝摇了摇头,如果不谈爱国心的话,除了一些耗时费力的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她宁愿购买国外的商品。
     “内地的生态属于原生态,就连平衡都是脆弱的。既要保证国有企业的生存,又要让这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得以保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思想,学会尊重知识产权。你知道我最相信什么吗?我最相信的是国人的聪慧。”
     “我们古人的聪明才智从来就不弱于现代的我们,只是儒家,这可恨的儒家把我们的创造力全给毁了,从四大发明到现代技术,就因为儒家把发明创造说成是奇技淫巧,这才使得我们相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读的那些书,也不过是后人强加给古人的解读。”
     “历史很多时候就是一面镜子,几千年来,我们一直走在古人的足迹里,从未真正的向外踏出一步。那些统治者只不过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一些微调,就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小赵,这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我需要关起门来沉淀、积累和总结。除了必须要见的人之外,其他事情我一概不理。别人来找我的时候,你可以向人说清楚,我正在闭关悟道。”
     赵雅芝似懂非懂的蹙了蹙眉,她完全就是不明觉厉的状态,搞不懂李旭东到底想干什么。
     “好的,爷,您不是真的闭关修炼吧?”
     “想什么呢,我只是想写点东西,把我心里所希望的那个社会描绘出来,仅此而已。”李旭东也知道,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自己想要解决所有问题,完全不可能。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能让国家在发展中少走些弯路,就少走些弯路吧。
     离开沪市之前,李旭东担心南方姑娘过不惯北方的日子,特意弄来了足够一个冬天吃的绿菜和水果,还在海上待了两天,弄了不少海鲜,把空间撑得满满当当的,这才去了四九城。
     津门是李旭东带着赵雅芝经过的第二个直辖市,如果有哪个城市敢和沪市的十里洋场相比,那这个城市无疑就只有津门了。
     津门有条街,当年牛到什么程度?有人开玩笑说,这街上的金条白银要是融化了,能把整条路铺满,小孩丢个铜板,都怕砸到谁家的金砖。
     曾经的“东方华尔街”,当时还叫紫竹林村,就是个城外鸟不拉屎的破地儿。转折点,是1860年。英法联军的炮火,不仅轰开了大清的国门,也把津门的命运彻底改写了。
     津门被迫开埠,英、法、美先挑地盘,紧接着,日、德、俄、意、奥、比,像闻着腥味的猫,一个接一个地跑来。城外的荒地,瞬间成了列强的自助餐,咔咔一顿瓜分,最后租界地的面积,竟然比天津老城还大了八倍。泥泞的土路,一夜之间,开始长出西式的洋房和店铺。
     法国人管自己的地盘叫“大法国路”,英国人那边呢,叫“中街”,也叫“维多利亚道”。两公里不到的街道,从万国桥(现在的解放桥)一直延伸到利顺德饭店。路两边,哥特式、俄罗斯风、古典主义,各种风格的建筑争奇斗艳,简直就是个万国建筑博览会。
     最早的金融玩家,是英商汇丰银行,这个当时金融圈的“扛把子”,在中街开了分行。每天早上,全天津的钱庄老板都伸长了脖子,等着汇丰银行门口挂出当天的外汇牌价,那才是金标准。天津的有钱人,宁可不要利息,倒贴保险费,也要把真金白银存进汇丰。为啥?就图一个“稳”字。
     有了带头大哥,小弟们能不跟上吗?短短几年,麦加利、华俄道胜、德华、正金……一堆洋银行,揣着鼓鼓囊囊的资本,在这条街上安营扎寨。到了1934年,光外国银行就有17家,总资本高达四亿三千万。这阵仗,简直就是要把全世界的钱都吸过来。
     外国人在津门的土地上吸金,华夏本土的也不是吃素的。北方的“北四行”——金城、盐业、中南、大陆,也把大本营搬了过来。
     大法国路和中街连成一体,这里成了全天津,乃至全中国最纸醉金迷的地方。银行、洋行、饭店、俱乐部,挤得密不透风。白天,这里是资本的战场,晚上,就成了名流的销金窟。美国海军俱乐部、法国总会,灯红酒绿,夜夜笙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旭东带着赵雅芝,认真的感受着这座在华夏历史上还算很年轻的城市,李旭东是用心去看,赵雅芝则是用眼,用手,用买买买、吃吃吃去感受这里的文化。
     “爷,我不能再吃了,我要减肥。”
     “嗯,我支持你减肥,但是总饿着可不是减肥,你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减肥。”这话要放到二十一世纪说,那就是老梗了,可放到七十年代,谁能不觉得李旭东幽默?
     “那今后我就尝个味儿,吃不完的都给您吃。”赵雅芝撅着小嘴,浪费粮食会被自己从内心深处自己谴责自己,可美食的诱惑,年轻的赵雅芝怎么也抵挡不了。
     “吃吧,北方到了冬天,就只有土豆萝卜大白菜了,南方的那些绿色菜肴,你就吃不到咯。动物都在这个时候增肥,就为了抵御北方的寒冬。你要是太瘦了,一阵西北风就能把你刮跑。”李旭东笑着说道,香

第291章 李旭东的安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