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1章 “水泥砖”样本[1/2页]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鱼又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连夜将试验过程、数据对比、众人见证画押的记录,以及那份最初被赵郎中搁置的详实报告,重新整理誊写,装订成册。
     连同那几块历经冲刷撞击而岿然不动的“水泥砖”样本,他决定不再遵循常规层级上报,而是寻求一个直接面呈工部尚书杜大人的机会。
     这并非易事。
     尚书大人日理万机,岂是一个五品员外郎想见就能见?之后姜淮通过一位在尚书值房当值的旧识书办。
     巧妙地将“虞衡司员外郎姜淮有关于河工新材料之紧要成果禀报”的消息,夹杂在一批需要尚书急阅的公文摘要里,递到了孟尚书的案头。
     “新材料?”工部尚书孟尧翻阅文摘要,目光在这条不同寻常的消息上停留了片刻。
     他对姜淮其人有印象,知道是陛下特许其试制“水泥”的那个较真官员。
     对比试验的风声,他也略有耳闻。沉吟少许,他对手下吩咐道:“让他明日巳时初刻来见。”
     次日,姜淮提前一刻钟便候在尚书值房外。他官袍整洁,怀抱着那份厚重的报告和沉甸甸的样本,神色平静,唯有微微抿紧的嘴唇泄露出一丝紧张。
     被引入值房后,姜淮依礼参见,不卑不亢。
     孟尚书并未寒暄,直接问道:“姜员外郎,你所言新材料成果,便是那‘水泥?试验情形如何?”语气中带着上位者的审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
     “回禀部堂大人,”姜淮将报告与样本恭敬呈上,“此乃试制记录、对比数据及见证文书。
     此二物,一为传统灰泥所砌,一为水泥砂浆所砌,经相同条件冲刷撞击后之状态,请大人明鉴。”
     孟尚书先拿起那两块砖,入手分量差异不大,但仔细看去,传统灰泥砌筑的那块,砖缝已然松散,边缘有破损;
     而水泥砌筑的那块,砖与灰浆几乎融为一体,坚固异常。他用力掰了掰,纹丝不动。眼中不由闪过一丝讶异。
     接着,他翻开那份报告。里面不仅文字记录详尽,更有简单的图示对比,数据清晰:抗冲刷时间、承受撞击次数、硬化时间、所需人工物料对比……
     一目了然。后面附着的见证画押,有虞衡司、都水司甚至营缮司的人员,显得颇具说服力。
     姜淮在一旁适时补充,语气沉稳而恳切:“部堂大人,水泥之利,非止于坚凝。其原料易得,石灰石、黏土遍地皆是,远胜千里运木采石之耗;
     其施工便捷,可湿法作业,灌注缝隙,解决堤防渗漏痼疾;其凝结快速,能缩短工期,应对汛期险情;
     更因其制作流程可控,标准统一,能从根源上减少物料以次充好之贪弊!”
     他每一句都戳在河工管理的痛点上——成本、效率、质量、腐败。
     孟尚书听着,面色逐渐凝重。他久居工部,深知黄河河工每年吞蚀多少国库银两,又生出多少弊案。
     若此物真如姜淮所言,其意义绝非一种新材料那么简单,甚至可能引发一场工

第311章 “水泥砖”样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