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啼引》。”女子的声音低了下去,“师父说,那是他年轻时和一位老友合创的,后来两人闹翻了,几十年没见。如今师父病重,想让我把曲子送过去,也算……全了当年的情分。”
     秦艄公没说话,静静听着。
     “我走了三个月,才找到那人住的地方。”女子的眼睛里蒙上了层水汽,“可他……早就不在了。邻居说,他去年冬天就过世了,临死前还抱着把旧琴,说等一个江南来的姑娘,送他一首曲子。”
     舱房里静悄悄的,只有江风吹过窗棂的声音。秦艄公看着女子苍白的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说不出的难受。
     “我把《乌啼引》弹给了他的坟听,”女子的声音带着哭腔,“可他听不见了。”她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纸,递给秦艄公,“这是师父写的曲谱,我一直带在身上。”
     秦艄公接过曲谱,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却透着股遒劲的力道。他虽不识字,却能看出写这字的人,心里定是藏着许多故事。
     “姑娘别太伤心,”秦艄公把曲谱还给她,“你师父和他老友,能有这么段情分,也算是缘分了。”
     女子点点头,把曲谱小心翼翼地收好。她重新打开琴盒,拿出“月落”,指尖在琴弦上轻轻拨动了一下,琴音清越,像滴落在冰面上的水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伯,我再弹一遍《乌啼引》给你听吧。”
     秦艄公点点头,端起茶杯,静静地听着。
     这次的琴声,和刚才不一样了。没有了那份急促和迷茫,多了些温柔和释然,像江南的春雨,细细密密地洒下来,落在心上,又像北方的秋霜,清清凉凉的,却带着股说不清的暖意。琴声里,有桥,有水,有两个人在月下抚琴的影子,还有……一声悠长的乌啼,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秦艄公听得痴了,恍惚间,仿佛看见两个白发老人,坐在月下的枫桥边,一个抚琴,一个吹笛,笛声和琴音缠在一起,像两条久别重逢的河,终于汇到了一处。
     天快亮的时候,琴声停了。女子把“月落”放进琴盒,对秦艄公说:“老伯,就在这靠岸吧。”
     秦艄公点点头,撑着篙把船往岸边靠。晨曦透过江雾,洒在水面上,泛起一层金红的光。岸边的枫树叶红得像火,被露水打湿了,更显得鲜艳。
     女子下船时,回头对秦艄公笑了笑,那笑容很轻,却像晨光一样,照亮了她苍白的脸。“多谢老伯。”
     “姑娘要去哪?”秦艄公忍不住又问。
     “回江南。”女子抱着琴盒,沿着岸边的石阶往上走,“师父还等着我回去呢。”
     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枫树林里,只留下一串轻轻的脚步声,和琴盒上挂着的银铃,偶尔发出一两声清响。
     秦艄公站在船头,看着她消失的方向,手里还握着那只温热的茶杯。江面上,雾气渐渐散去,露出远处的城郭和寺院的塔尖。一只乌鸦从塔顶飞过,发出一声悠长的啼叫,回荡在江面上。
     他突然想起很多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清晨,他在苏州的桥边,见过一个抚琴的女子,身边站着个吹笛的男子,两人的影子被晨光拉得很长,像一首没唱完的歌。
     秦艄公笑了笑,拿起篙,撑着“江月号”往江心驶去。船桨划过水面,搅碎了满河的晨光,也搅碎了那段藏在琴声里的往事。只有船头的灯笼,还在轻轻摇晃,像是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您对这个围绕琴声和往事的故事是否满意?如果需要调整情节氛围、人物情感等,都可以告诉我。
    喜欢。
  

层次分明的看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