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一章 张大山的见风使舵[2/2页]

落土的星星 骏青追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摸歪掉的草帽,心里突然有点后悔——要是早点相信这些娃,是不是就不用这么尴尬了?
     楚运欢把张大山留下的玉米搬到教室,同学们围过来,有人说“别要他的玉米,之前那么坏”,有人说“留着吧,这是咱们赢来的尊重”。楚运欢笑着拿起一个玉米,剥掉外面的叶子,露出金黄的玉米粒:“这玉米不是他的人情,是咱们靠努力赢来的——他之前看不起咱们,现在主动送玉米,说明咱们的努力被看见了,这就够了。”
     他把玉米分给大家,每个同学手里都拿着一个,热气腾腾的。吴文娇咬了一口,甜汁在嘴里散开,突然笑了:“原来被人尊重的感觉,比吃张大爷家的红糖发糕还甜。”张磊也跟着点头,嘴里塞满玉米:“楚哥,以后咱们更得好好学,让张大山彻底服咱们!”
     李老师走进教室时,看见同学们围着吃玉米,笑着递来个纸盘:“慢点吃,别噎着。刚才张大山路过我办公室,还跟我打听你们的模考成绩,说要让他娃以后跟你们学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楚运欢接过纸盘,心里突然觉得暖暖的——不是因为张大山的转变,而是因为他们这群曾经被看不起的复课生,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别人的认可,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重。他看着手里的玉米,突然想起第一次帮张大山挖玉米根的场景,那时候张大山还说“读书不如种地实在”,而现在,他们用行动证明,读书和种地一样,都能长出“希望”。
     下午的自习课,楚运欢把张大山的事写进了日记:“3月 18日,张叔来送玉米,我没要,但我告诉他,读书是攒希望。同学们吃着玉米笑,吴文娇说比红糖发糕甜——原来尊重不是求来的,是靠自己的笔、自己的坚持,一点点赢来的。距高考还有 29天,我们会更努力,为了自己,也为了村里的娃。”
     他合上日记,抬头看向窗外——赵晓慧正在画“玉米地讲学”的漫画,吴文娇在帮刘萌萌改作文,王强在黑板上画“篮球抛物线”,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每个人的笑脸上,落在摊开的课本上,落在那袋剩下的玉米上,像一幅温暖的画。
     而村口的小卖部,张大山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个玉米,慢慢啃着。隔壁的王婶走过来,笑着问:“张村长,你不是说复课生没出息吗?怎么还去送玉米了?”张大山的脸又红了,却没像往常一样反驳,只是小声说:“那群娃子,是真厉害,比我强……以后再也不瞎说了。”
     王婶看着他的样子,笑着摇头:“早该这样了,娃们努力追梦,咱们做长辈的,该支持,不是泼冷水。”张大山点了点头,啃着玉米,目光看向学校的方向,心里突然有了个想法——等秋收了,他要给复课班送一整车玉米,不是讨好,是真心实意地为这群娃子加油。
     夜色渐深,复课班的灯还亮着。楚运欢帮张磊讲完最后一道物理题,拿起自己的博川师范招生简章,上面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格外醒目。他知道,接下来的 29天,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们不仅赢得了资源,赢得了尊重,更赢得了彼此的信任和支持,这些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吴文娇走过来,递给他一杯温牛奶:“张阿姨让我给你的,说喝了好睡觉。今天我的幻听一次都没出现,谢谢你,楚哥。”楚运欢接过牛奶,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笑了:“不用谢我,是咱们一起赢来的——赢了尊重,也赢了自己。”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牛奶杯上,泛着淡淡的光。复课班的教室里,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偶尔的讨论声、玉米的余香,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冲刺夜曲”,陪着他们,朝着梦想的方向,继续坚定地前进。
    喜欢。
  

第九十一章 张大山的见风使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