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楚运欢婉拒:“张叔,之前您说读书耗福气,现在我们要的是公平,不是您的‘凑热乎。”此刻听着楚运欢的话,玉米穗的叶子硌得手心发疼,他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偏见,比冰雹还伤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会结束后,楚运欢正帮李老师整理归还的新模考卷,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是重点班的刘老师,手里拿着本物理练习册:“楚同学,你们的‘互助学习法和‘玉米地分垄法,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下?我们班有几个基础薄弱的学生,总说物理难学,我想帮他们试试你们的办法。”
楚运欢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其实‘玉米地分垄法就是把知识点拆成小块,像玉米分垄一样,一块一块啃——比如学力学,就先学‘锄头杠杆,再学‘水桶浮力,慢慢就通了。明天课间,我带张磊来跟他们聊聊?”
“太好了!”刘老师激动地握住他的手,“之前是我偏见了,总觉得复课班基础差,没想到你们有这么好的方法。以后咱们两个班可以多交流,资源也一起共享,比如你们缺的实验器材,我们班可以一起用。”
王强和赵晓慧也凑过来,王强抱着篮球笑:“刘老师,我还能教你们班的体育生用‘篮球英语背单词,比如‘dribble就是‘运球,记起来特别快!”赵晓慧则掏出画笔:“我可以帮你们画‘物理公式漫画,把‘电路故障画成玉米地浇水堵了水管,保证一看就懂!”
夕阳把操场染成了橙红色,楚运欢看着围在一起讨论的师生,突然觉得心里格外暖——之前的资源之争,不是为了“赢过”谁,而是为了“平等”,现在不仅平等了,还能和重点班一起分享方法,帮更多人进步,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张大山慢慢走过来,把手里的玉米穗递给楚运欢:“楚家小子,叔之前糊涂,说了不少混账话。这玉米是刚摘的,煮着吃甜,你们复习累了,垫垫肚子。以后村里娃要是有不懂的,你尽管叫叔,叔帮你们找玉米杆当教具。”
楚运欢接过玉米穗,玉米叶上还带着新鲜的露水:“张叔,谢谢您。以后咱们村的娃,不管是复读还是应届,只要想读书,咱们都帮着——读书不是耗福气,是给村里攒希望。”
张大山用力点头,眼眶有点红:“对!攒希望!叔以后再也不瞎说了,还帮你们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复课生也能有大出息!”
回到教室,楚运欢把教育局批的“冲刺基金”清单贴在墙上——上面写着“打印资料 500元、购买复习书 300元、实验器材共享费 200元”,旁边还画了颗玉米苗,写着“公平不是终点,是一起进步的起点”。同学们围过来,张磊指着清单笑:“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抄旧题了!我要把‘玉米地物理整理成小册子,跟重点班的同学一起用!”
吴文娇则掏出星星灯,插在教室中央:“以后晚上刷题,咱们就开着星星灯,不仅照走坏声音,还能照出好方法——咱们还要帮更多人,像李老师帮咱们一样。”
李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抱着刚申请下来的新实验器材清单:“同学们,下周咱们就能用实验室了,我还跟物理老师约好了,一起带你们做‘水桶浮力实验,用你们最熟悉的方法,把知识点学透!”
教室里的掌声再次响起,楚运欢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距高考还有 20天,资源公平了,朋友变多了,我们离博川师范,又近了一步。”他抬头看向窗外,张大山正骑着三轮车往村口走,车斗里的玉米穗堆得冒尖,夕阳落在车身上,像撒了层金粉——原来,公平不仅能让复课生发光,还能让偏见变成善意,让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成长的温度。
夜色渐深,复课班的灯还亮着。楚运欢和吴文娇一起整理“玉米地分垄法”的资料,准备明天分享给重点班;王强在黑板上画“篮球英语”的单词表;赵晓慧在画“实验器材漫画”;张磊则在帮刘萌萌用“玉米地浇水”讲电路故障。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偶尔的讨论声、星星灯的微光,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互助夜曲”。
楚运欢知道,这场关于资源公平的胜利,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他们不仅要自己考上大学,还要带着更多人一起进步,像玉米苗一样,互相扶持着,朝着阳光,长得更高、更壮。而那片始终陪伴他们的玉米叶书签,此刻正躺在笔记本里,像一枚小小的勋章,见证着他们从“被歧视的复课生”,变成了“敢追光、会照光的追梦人”。
喜欢。
第九十三章 资源公平的胜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