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章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三)[2/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儿子丁弥,字钦远,在晋朝做官,官至梁州刺史。孙子丁潭,官至光禄大夫。徐陵,字元大,历任三个县的县长,在任上都有好名声,后来升任零陵太守。当时朝廷正准备任命他为列卿,所以虞翻写信说:“元大受到上卿的待遇,当年叔向在晋国,也比不上现在的他。” 徐陵就是这样被看重。徐陵去世后,他家的僮仆、宾客和土地有的被人侵占掠夺,骆统为徐家打官司,请求按照丁览、卜清等人的待遇处理,孙权批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陵的儿子徐平,字伯先,小时候就有名气,虞翻很喜欢他,多次称赞他。诸葛恪担任丹杨太守,讨伐山越时,认为徐平威严持重、有谋略,可以为自己效力,就请求让徐平担任郡丞,后来逐渐升任武昌左部督。徐平待人真诚,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尽力。起初,徐平做诸葛恪的从事时,诸葛恪对他很冷淡,等到诸葛恪辅佐朝政,对徐平更加疏远。诸葛恪被杀后,他的儿子诸葛建逃跑,被徐平的部下抓获,徐平让人把他放走,后来诸葛建被别的军队抓获。徐平的两个妻子回娘家后,他对她们恭敬供养,情意超过了寻常礼节。他行事讲义气、待人厚道,都是这类情况。
     虞翻在南方流放十多年,七十岁时去世。(《吴书》记载:虞翻虽然被流放,心里却始终不忘国家,常常担忧五溪地区应该征讨,又认为辽东与中原隔海隔绝,即使听任那里的人前来归附,也不值得夺取,现在耗费百姓财物去求取马匹,既对国家不利,又恐怕没有收获。想劝谏又不敢,就写表章给吕岱看,吕岱没有回复,虞翻因为被人嫉恨诬告,又被贬到苍梧郡猛陵县。《江表传》记载:后来孙权派遣将士到辽东,在海上遭遇大风,很多人失踪伤亡,孙权后悔这件事,就下令说:“从前赵简子说各位大臣的唯唯诺诺,不如周舍的直言争辩。虞翻忠诚正直,善于畅所欲言,是国家的周舍啊。之前如果让虞翻在这里,这场战役就不会发生了。” 立刻下令询问交州,虞翻如果还活着,供给他人船,遣送回都城;如果已经去世,就送丧回故乡,让他的儿子出来做官。恰逢虞翻已经去世。)他的灵柩被送回故乡安葬,妻子儿女也得以返回。(《会稽典录》记载:孙亮在位时,山阴人朱育,年轻时喜欢研究奇字,凡是他特别精通的,都依照字形模仿类比,创造奇异的文字一千多个。在郡府做门下书佐。太守濮阳兴在元旦宴请掾吏时,谈话间问道:“我从前听说朱颍川向郑召公问士人,韩吴郡向刘圣博问士人,王景兴向虞仲翔问士人,曾见过郑、刘二人的回答却没见过虞仲翔的回答。我钦佩国中贤才,渴望看到这样的盛事已经很久了,书佐你知道吗?” 朱育回答说:“过去学习过。当初初平末年,王府君凭着深远精妙的才能,越级升任会稽太守,思慕贤才、嘉许善人,乐于收录有名的俊杰,问功曹虞翻说:‘听说玉石出自昆山,珍珠产在南海,远方异域,各有珍宝。而且曾听说士人赞叹贵郡,历来有很多英俊人才,只是因为远离京城,有才德却没机会显露罢了。功曹你向来喜欢博览古籍,知道这些人才吗?虞翻回答说:‘会稽上对应牵牛星宿,下正当少阳之位,东边濒临大海,西边连通五湖,南边开阔没有边际,北边以浙江为渚,南山盘踞,实在是州中的重镇,从前大禹会见群臣,就因此命名。山上有丰富的金木鸟兽,水中有鱼盐珠蚌等物产,山海的精华灵气,善于孕育杰出人才,所以忠臣接连出现,孝子遍布乡里,下至贤女,没有不被养育的。王府君笑着说:‘地势确实如此,士女的名声能详细说说吗?虞翻回答说:‘不敢说远的,略说近处的吧。过去孝子句章人董黯,尽心侍奉母亲、和颜悦色地供养,办丧事极尽哀伤,独自在山林荒野中,鸟兽都来亲近,因母亲受辱心怀怨恨,白日报仇,海内闻名,光明显着。太中大夫山阴人陈嚣,打鱼时能感化盗贼,居家时能谦让邻居,被侵犯就退让藩篱,最终形成义里,收养车妪,行为足以激励世俗,自从扬子云等人上书推荐他,事迹鲜明地流传后世。太尉山阴人郑公,清正耿直,不畏强权。鲁相山阴人锺离意,禀性卓异,对家孝顺、对朝忠诚,做县令、相国,所到之处都留下恩惠,所以治理有君子的谋略,鲁国有丹书的信誉。还有陈宫、费齐都符合天意,功德政绩,记载在汉朝典籍中,有道术的山阴人赵晔,被征召的上虞人王充,都有渊博的才华、深厚的德行,学问探究道的本源,着书立说,篇章接连百篇,解释经传中长久的疑难,解开当世的纠结,有的上穷阴阳的奥秘,下抒人情的终极。交址刺史上虞人綦毋俊,救助一郡百姓,辞让爵位土地的封赏。
    喜欢。
  

第64章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