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章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五)[2/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尚礼义,不会轻视忽视。我从进入边境到抵达近郊,多次蒙受到慰问,恩诏不断,我因荣耀而感到惶恐,惊惧不安。谨献上带来的书信一封。” 蜀国非常看重他的才能。返回后不久,他被派往豫章部署出兵,事业还没完成。
     孙权心里早就对张温称赞蜀国政治心存不满,又嫌他名声太大,百姓都被他的名气迷惑,担心他最终不会为自己所用,正想找机会中伤他,恰逢暨艳事件发生,就借这个机会发难。暨艳,字子休,也是吴郡人,是张温引荐提拔的,先任选曹郎,后来升任尚书。暨艳性格急躁严厉,喜欢发表公正的议论,看到当时郎官衙署里人员混杂,大多不称职,就想区分好坏,把贤能和愚劣的人分开。他弹劾百官,核查三署官员,大多把高官贬职,降低好几级,能保住原有职位的还不到十分之一。那些在位贪婪卑鄙、品德低劣的人,都被改任军吏,安排在军营里。于是怨恨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日积月累的谗言也开始流传。众人纷纷指责暨艳和选曹郎徐彪(《吴录》记载:徐彪,字仲虞,是广陵人),说他们任用亲信,爱憎不按公理办事,暨艳、徐彪最终都因此自杀。张温向来和暨艳、徐彪意见一致,多次书信往来互通消息,孙权就借此治了张温的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权把张温囚禁在官府狱中,下令说:“从前征召张温时,我虚心待他,他到任后就给予高官,待遇超过旧臣,没想到他心怀险恶,暗藏异心。从前暨艳的父兄依附叛逆,我没有记恨,仍然提拔任用他,想看看他的表现。观察下来,果然露出了真面目。而张温与他生死结交,暨艳提拔或降职官员,都以张温的意思为依据,两人互相勾结,互为表里,不是张温的党羽,就挑毛病找错处,编造罪名。之前我派张温督察三郡,指挥官吏门客和残余士兵,当时担心有战事,想让他尽快回来,所以授予他棨戟,赋予他权威。可他到了豫章后,上表请求讨伐旧恶势力,我轻信了他的话,特意把绕帐、帐下、解烦的五千士兵交给了他。后来听说曹丕亲自出兵淮水、泗水一带,特意命令张温遇紧急情况就出兵,可他却把将领们都安置在深山里,接到命令也不来。幸亏曹丕自己退兵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还有殷礼,原本是靠占卜征召来的,张温却先后请求带他去蜀国,在异国他乡宣扬他,大加议论。殷礼回来后,本该回到本职岗位,却被任命为尚书户曹郎,这样的安排,全是张温一手操作。张温还对贾原说会推荐他做御史,对蒋康说会用他代替贾原,专门炫耀自己能施恩于人,为自己造势。推测他的奸邪用心,真是无所不为。我不忍心把他在闹市处死,现在把他贬回原籍,让他做杂役小吏。唉,张温啊,能免死罪就算幸运了!”
     将军骆统上表为张温辩解:“殿下天生明德,神明开启圣心,从四方招揽优秀人才,在朝廷安置贤能之士。众多士人都受到您的厚恩,张温更是蒙受了最隆重的待遇。可张温自己招来罪责,辜负了您的恩宠,想到这些,实在令人悲痛愧疚。但我在交往中,为国家观察了解,深知其中情况,所以秘密陈述其中道理。张温其实没有别的心思,做事也没有叛逆的迹象,只是年纪还轻,稳重不足,却承受着显赫的恩宠,凭着卓越的才能,高谈品评人物,实行褒贬议论。于是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嫉妒他的恩宠,争名夺利的人嫉妒他的才能,沉默寡言的人反对他的议论,有缺点的人忌讳他的评价,这是臣下应当详细分辨,朝廷应当深入调查的。从前贾谊是最忠诚的大臣,汉文帝是最英明的君主,然而周勃、灌婴一句话,贾谊就被远远贬退。为什么呢?因为嫉妒他的人用心深切,进谗言的人手段巧妙。结果错误传遍天下,过失显扬于后世,所以孔子说‘做君主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张温虽然没有纵横天下的智谋,没有猛虎般的武力,但他一向气度文雅,品德优秀,文章有文采,议论有辩才,卓越出众,光彩照人,世上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所以论他的才能实在可惜,论他的罪过却可以宽恕。如果能忍住威严赦免有大德的人,宽恕贤才来促进大业,这实在是朝廷的光荣,四方的美谈。
    喜欢。
  

第66章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