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章 陆逊传(一)[1/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陆逊,字伯言,是吴郡吴县人。他本来名叫陆议,出身江东的大家族陆氏。(《陆氏世颂》记载:陆逊的祖父叫陆纡,字叔盘,机敏聪慧、品性善良且热爱学习,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字季才,为人淳朴宽厚、诚实守信,很受同乡族人的爱戴,官做到九江都尉。)陆逊小时候就没了父亲,跟着堂祖父、时任庐江太守的陆康在官署生活。后来袁术和陆康结了仇,打算带兵攻打陆康,陆康赶紧打发陆逊和家里的亲戚返回吴县。当时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大好几岁,就主动承担起打理陆家门户、照顾族人的责任。
     孙权做将军的时候,二十一岁的陆逊开始在将军府做官,先后担任过东西曹令史,后来又被派出去当海昌屯田都尉,同时兼管海昌县的政务。(《陆氏祠堂像赞》说:海昌就是现在的盐官县。)海昌县连着好几年大旱,陆逊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贫苦百姓,又鼓励大家种地养蚕,当地百姓全靠他才渡过难关。那时候吴郡、会稽、丹杨一带藏着不少逃避战乱或赋税的人,陆逊向孙权提出合理建议,请求允许自己招募这些人。会稽郡有个山贼头目叫潘临,一直祸害当地百姓,官府抓了好几年都没抓到。陆逊就用自己招募来的兵马,深入深山险地征讨,所到之处山贼都乖乖投降,他手下的人马很快就有了两千多人。后来鄱阳郡的贼寇头目尤突发动叛乱,陆逊又前去讨伐,平定叛乱后被任命为定威校尉,率军驻守在利浦。
     孙权把哥哥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还经常找他商量国家大事。陆逊建议说:“现在天下英雄各占一方,像豺狼一样盯着咱们,要打败敌人、平定乱世,没有足够的人手可不行。可那些山寇一直是心头大患,躲在深山里盘踞作乱。心腹之患没解决,就很难图谋远方的大业,咱们可以把这些散落的人编成正规队伍,挑选其中精锐充实军队。” 孙权采纳了他的计策,任命他为帐下右部督。刚好赶上丹杨郡的贼寇头目费栈接受了曹操授予的官印,煽动山越人叛乱,准备给曹操当内应,孙权就派陆逊去讨伐费栈。费栈的党羽很多,而陆逊带去的兵力很少,陆逊就故意增设了很多旗帜和战鼓,把人马分散部署,趁着夜色悄悄埋伏在山谷里,然后突然擂鼓呐喊着冲锋,费栈的队伍一下子就被打散了。之后陆逊又把东边三郡的人整编起来,身体强壮的编入军队,体弱的登记为农户,一下子得到了几万精锐士兵,长期作乱的贼寇被彻底清除,所到之处都恢复了安宁,陆逊随后率军返回芜湖驻守。
     会稽太守淳于式向孙权上表,弹劾陆逊随意征用百姓,让当地百姓不得安宁。后来陆逊回到都城,和孙权聊天时,却反而称赞淳于式是个好官。孙权纳闷地问:“淳于式告发你,你怎么还推荐他呢?” 陆逊回答说:“淳于式的本意是想让百姓休养生息,所以才告发我。如果我反过来诋毁他,扰乱您的判断,这种风气可不能助长啊。” 孙权感慨道:“这真是有德行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一般人可做不到。”
     吕蒙谎称生病,回到建业休养,陆逊去看望他,问道:“关羽就在咱们边境对面,您现在远离防区回来,难道就不担心后面出问题吗?” 吕蒙说:“你说得确实有道理,可我病得实在太重了。” 陆逊说:“关羽向来仗着自己勇猛,看不起别人。他最近立了大功,更是骄傲自满,一心只想着向北进攻曹操,根本没把咱们放在眼里。现在他听说您生病了,肯定会更加放松戒备。如果咱们趁他没防备突然出兵,一定能活捉他。您去见主公的时候,可得好好谋划这件事。” 吕蒙说:“关羽向来勇猛,本来就不好对付,而且他已经占据了荆州,在当地威望很高,加上刚立了战功,气势更盛,要拿下他可不容易。” 等吕蒙到了都城,孙权问他:“谁能代替你驻守陆口呢?” 吕蒙回答说:“陆逊心思缜密、眼光长远,有担当重任的才能,看他的谋划和考虑,将来肯定能委以大任。而且他现在名声还不大,不会被关羽忌惮,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如果任用他,得让他表面上隐藏锋芒,暗地里观察局势,找

第69章 陆逊传(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