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镜子是用来照样子的,古代的事是用来明白现在的。大王您该好好以鲁王(孙霸)为戒,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小心翼翼地敬重朝廷,这样一来,您想要的都会得到。要是您忘了先帝的教诲,抱着轻视朝廷的心思,我们这些大臣宁可辜负大王,也不敢违背先帝的遗诏;宁可被大王怨恨,也不敢忘了尊重君主的威严,让先帝的诏令在藩王这里行不通。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大王您心里也清楚。
福气的到来有原因,灾祸的产生也有过程。要是灾祸刚开始萌芽的时候不担心,等真的发生了就后悔不及了。当初鲁王要是早点听忠臣的话,心里多些警惕,也能一辈子享受爵位俸禄,哪会落得被杀的下场呢?良药喝着苦,但只有生病的人能体会它的好处;忠言听着不顺耳,但只有通达事理的人能接受它。现在我们这些人真心想帮大王把灾祸消灭在萌芽阶段,为您铺好享福的根基,所以才忍不住说这些话,还请大王您三思啊!”
孙奋看完信,终于害怕了,只好乖乖搬到南昌。可他到了南昌还是改不了老毛病,打猎的次数反而更多了,手下的官员们根本受不了他的折腾。后来诸葛恪被诛杀,孙奋趁机搬到芜湖,还想带兵去建业,看看都城的局势有没有可乘之机。他的属官傅相谢慈等人赶紧劝他别冲动,孙奋却恼羞成怒,把谢慈等人杀了。(谢慈,字孝宗,是彭城人,着有《礼论》,还编写了《丧服图》和关于丧礼变更的书籍,这些着作在当时流传很广。)
这事很快传到朝廷,孙奋被废为平民,贬到章安县(今浙江临海)。太平三年(公元 258 年),朝廷又恢复了他的爵位,封他为章安侯。(《江表传》记载:当时孙亮下诏书说:“齐王孙奋之前因为杀了官员被废为平民,后来多次下赦免令,唯独没赦免他。就算不能再封他为王,封个侯总可以吧?再说孙家的兄弟里,不少人都担任将领,驻守在长江沿岸,就我这个哥哥(孙奋是孙亮的哥哥)还没爵位,像话吗?” 有关部门上奏同意,于是派人去章安正
第80章 吴主五子传(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