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9章 吴主五子传(四)[1/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灵车快到都城时,孙皓派丞相陆凯带着猪、牛、羊三牲,在城外近郊祭祀迎接;他自己则在金城(建业的一座城)外露天过夜,以示恭敬。第二天,孙皓亲自到东门之外,对着灵车跪拜行礼。再过一天,又去清庙祭拜,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悲伤得说不出话。接下来的七天里,他接连祭祀了三次,还让歌女舞姬日夜表演娱乐,想让父亲的神灵高兴。官员们实在看不下去,上奏说:“祭祀讲究适度,太频繁反而显得不庄重,应该按照礼制控制情绪。” 孙皓这才停止了频繁的祭祀。
     (《吴历》记载:孙和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孙皓、孙德、孙谦、孙俊。孙休在位时,封孙德为钱唐侯,孙谦为永安侯,任命孙俊为骑都尉。后来孙皓在武昌时,吴兴人施但因为百姓受不了苛捐杂税,聚集了一万多人造反,还劫持了孙谦,准备把他带到秣陵(今江苏南京),立孙谦为皇帝。可走到离秣陵三十里的地方,施但就停了下来,选了个吉日,派使者以孙谦的名义,给丁固、诸葛靓下诏书。诸葛靓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当场斩了使者。施但只好带着人继续前进,到了九里亭时,丁固、诸葛靓率军出击,把施但的队伍打得大败。施但的士兵没铠甲,打仗时都光着身子,一冲就散了。孙谦独自坐在车里,被丁固活捉。丁固不敢杀他,把情况报告给孙皓,孙皓派人给孙谦送了毒药,孙谦和他的母亲都被毒死了。孙俊是张承的外孙,又聪明又会说话,远近的人都很称赞他,可孙皓还是把他杀了。)
     再说说孙霸,他字子威,是孙和的同母弟弟。孙和被立为太子后,孙霸被封为鲁王,孙权对他的宠爱特别深厚,给孙霸的待遇和孙和几乎没差别。没过多久,孙和、孙霸关系不和的消息就传到了孙权耳朵里,孙权只好下令禁止两人往来,让他们专心读书。
     当时的督军使者羊衟,实在看不下去,上疏劝谏说:“臣听说古代能统一天下的君主,都会先明确嫡子和庶子的区别,给子弟分封土地,这样才能尊崇祖宗,让子弟成为国家的屏障。太子和鲁王被正式册封,天下人都觉得合适,这可是咱们大吴兴盛的根基啊!可最近听说,陛下禁止两位王爷接待宾客,不管是远处还是近处的人,都觉得害怕,大小官员也很失望。臣私下里听大家议论,都说太子和鲁王聪明过人、才华出众,自从被册立以来,已经三年了,他们的德行在朝廷内被人称赞,好名声在外面传扬,连西北的魏、蜀两国,也早就听说了他们的贤名。大家都觉得,陛下应该顺应天下人的期望,让两位王爷主动接待四方贤才,让异国他乡的人听到他们的名声,心甘情愿来归附。可现在陛下不仅没这么做,反而下诏书,撤走了他们身边的护卫,禁止他们接待宾客,让四方的人想表达敬意,都没机会接触。陛下这么做,虽然是想推崇古代的道理,让两位王爷专心学习,不用顾虑那些小事,希望他们能温故知新、增长见识,可这不是臣下和百姓们最盼望的啊!有人说两位王爷不遵守规矩,臣听了这话,连觉都睡不好。就算真有大家担心的情况,陛下也该仔细考察,悄悄斟酌,别让外面的人说闲话。臣怕时间长了,猜疑变成诽谤,传得到处都是。西北的魏、蜀离咱们不远,这些闲话很容易传到他们耳朵里。等他们知道了,肯定会散布谣言,说两位王爷有不孝顺的过错,到时候陛下怎么解释呢?要是没法跟异国解释,国内的百姓也会心存疑虑。国内百姓有疑虑,国外又有谣言,这可没法让国家兴盛、稳固社稷啊!恳请陛下早点下一道宽厚的诏书,让两位王爷像以前一样,正常接待宾客、行使礼仪,这样天下太平,各国都会觉得幸运!”
     可当时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人,暗地里都依附孙霸,谋划着陷害太子孙和。他们的谗言起了作用,孙和最终被废掉太子之位,孙霸也没好下场 —— 孙权下令赐孙霸死。杨竺死后,尸体还被扔到江里漂流;杨竺的哥哥杨穆,因为之前多次劝诫杨竺别跟孙霸混在一起,才逃过一死,但还是被流放到南州。孙霸被赐死后,全寄、吴安、孙奇等人也都被诛杀,都是因为他们依附孙霸、陷害孙和的缘故。
     孙霸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孙基和孙壹。五凤年间(公元 254256 年),孙基被封为吴侯,孙壹被封为宛陵侯。当时孙基在

第79章 吴主五子传(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