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3章 贺全吕周锺离传(三)[2/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子全寄,因为勾结鲁王孙霸,被赐死。小儿子全吴,是孙权的外孙,被封为都乡侯。)
     再说说吕岱,他字定公,是广陵郡海陵县(今江苏泰州)人。早年在郡县里当小吏,后来为了躲避战乱,向南渡过长江来到东吴。孙权开始主持东吴政务后,吕岱前来投奔,在将军府任职,后来被派出去担任吴县县丞。
     有一次,孙权亲自核查各县的仓库储备和囚犯案件,各县的县长、县丞都来拜见。吕岱在回答孙权的询问、处理法律事务时,表现得条理清晰、应对得当,特别合孙权的心意。孙权于是征召他担任录事,后来又派他去补任馀姚县县长。吕岱到任后,立刻招募精壮勇猛的人,组建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用来维护地方治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会稽郡东冶县(今福建福州)下辖的五个县,有个叫吕合、秦狼的贼寇头目带头造反,孙权任命吕岱为督军校尉,让他和将军蒋钦等人一起率军征讨。吕岱果然不负所望,很快就活捉了吕合、秦狼,五个县的叛乱也被平定。战后,吕岱被任命为昭信中郎将。(《吴书》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 年),吕岱统领郎将尹异等人,率领两千士兵向西出发,想引诱汉中贼寇头目张鲁到汉兴郡的寋城(今陕西略阳附近)。可张鲁起了疑心,下令截断了道路,吕岱的计划没能成功,孙权只好召他回来。)
     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吕岱统领孙茂等十位将领,跟着孙权去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当时安成、攸县、永新、茶陵四个县的官吏,一起逃进阴山城(今湖南攸县附近),聚集兵力抵抗吕岱。吕岱率军围攻,这些官吏很快就投降了,三郡也顺利平定。孙权留下吕岱镇守长沙。
     可没过多久,安成县县长吴砀和中郎将袁龙,暗中勾结关羽,又发动了叛乱。吴砀占据攸县,袁龙驻守醴陵(今湖南醴陵)。孙权派横江将军鲁肃去攻打攸县,吴砀趁机突围逃走;吕岱则率军攻打醴陵,活捉并斩杀了袁龙。凭借这次平叛的功劳,吕岱升任庐陵太守。
     延康元年(公元 220 年),吕岱接替步骘担任交州刺史(交州管辖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一带)。他刚到交州,高凉郡(今广东阳江附近)的贼寇头目钱博就请求投降,吕岱趁机按照朝廷授权,任命钱博为高凉西部都尉。后来郁林郡(今广西贵港附近)的夷族贼寇围攻郡县,吕岱又率军征讨,打败了贼寇。
     当时桂阳郡浈阳县(今湖南耒阳)的贼寇王金,在南海郡(今广东广州附近)边境聚集人马,带头作乱,危害百姓。孙权又下诏让吕岱去征讨,吕岱活捉了王金,派人把他押送到都城,这次平叛总共斩杀和活捉了一万多人。战后,吕岱升任安南将军,被授予符节,封为都乡侯。
     交址郡(今越南河内附近)太守士燮去世后,孙权任命士燮的儿子士徽为安远将军,兼任九真郡(今越南清化附近)太守,又派校尉陈时接替士燮担任交址太守。吕岱上奏朝廷,请求把交州的海南三郡(今海南及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划出来,仍称交州,任命将军戴良为刺史;把海东四郡(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另设为广州,由自己担任刺史。
     安排好后,吕岱派戴良和陈时一起向南进入交州就任,可士徽却拒不接受朝廷的任命,还派兵驻守海口,阻拦戴良等人入境。吕岱于是上疏孙权,请求讨伐士徽,随后亲自统领三千士兵,日夜兼程乘船渡海进军。
     有人劝吕岱说:“士徽靠着他家几代人在交州积累的恩德,整个交州的人都归附他,可不能小看他啊!” 吕岱却坚定地说:“现在士徽虽然有叛乱的打算,但他肯定没料到咱们会这么快就到。要是咱们悄悄出兵,趁他没防备突然袭击,一定能打败他。要是咱们迟迟不行动,让他有了准备,他肯定会据城坚守,到时候交州七个郡的少数民族都会响应他,就算有再聪明的人,也没法收拾这个烂摊子!”
    喜欢。
  

第83章 贺全吕周锺离传(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