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鲂写给曹休的第二封信,字里行间都透着 “委屈” 和 “急迫”:“我周鲂远在东吴边境,被大江隔开,根本没机会沾到您魏国的恩泽教化。如今在深山峡谷里,远远地向您倾诉心事,又怕您觉得我不合大义,不肯相信。可人心都是肉长的,计策也会跟着处境变,从古到今都是这个理。我当初在东吴做官、管理郡县,本来挺满足,也想着好好做事报答东吴,从没二心。可谁能想到,最近突然遭了横祸,灾祸随时可能降临,比把鸡蛋往石头上扔还危险!往前走,我得选是继续跟着东吴还是投奔您;往后退,搞不好就会被诬陷枉死。我虽然本事不大、地位不高,但活要活得明白、死要死得清白,可现在处境这么糟,怎能不难受!我只好学着古人,找真正值得托付的人,今天掏心掏肺跟您说这些,就盼着您能像春天的雨水滋润万物那样,可怜我、救我急难,别再怀疑我,让我能安心投靠您。要是这事走漏了风声,我肯定会被处死,到时候一来辜负您的仁慈、坏了您的计划,二来还会让其他想归顺您的人不敢再动心思。恳请您多看看以前的事,可怜我的处境,认真考虑我说的话,赶紧给我个秘密回信。我会一直等着您的动静,就盼着能早点收到您的回应。”
第三封信里,周鲂故意编了个 “前车之鉴”,还掺了假情报,就为了让曹休更信他:“我之前接替的广陵人王靖,以前也是鄱阳太守,就因为郡里百姓叛乱,被孙权追责。王靖反复解释,孙权却根本不听,他没办法,只好偷偷计划着投奔魏国,可倒霉事全让他遇上了,计划泄露,连小孩都被连累处死。我亲眼看着王靖的下场,再看孙权这人行事 —— 他对谁都刻薄,就算暂时放过谁,最后也会找机会除掉。现在他又让我管鄱阳郡,明着是要我‘戴罪立功,其实就是等着抓我把柄,早晚要我命啊!我现在虽然还活着,可整天提心吊胆、焦虑得不行,真不知道自己能活几天。人活在世上,就像白马跑过缝隙一样快,可我天天抱着恐惧过日子,这种苦谁能懂!我只能把心里话全说出来,哪怕因为我地位低贱您不肯信。还望您多仔细琢磨琢磨我的话。现在鄱阳郡的百姓,表面上归顺东吴,暗地里还躲在山里,盯着机会想再叛乱,等他们真反起来,我这条命肯定就没了。对了,孙权最近偷偷调遣将领,打算向北进攻:吕范、孙韶带人进淮河,全琮、朱桓往合肥去,诸葛瑾、步骘、朱然攻襄阳,陆逊、潘璋等人去打梅敷。孙权自己带中军去偷袭石阳,还派他堂弟孙奂去守安陆城,修仓库、运粮食,准备军需,又让诸葛亮从西边打关中。现在东吴江边的将领几乎全调走了,就剩三千来人守武昌。要是您能带一万兵马从皖城南下到江边,我就立刻率领官吏百姓当内应。之前这附近几个郡,也有人想举事投奔魏国,可都快成了又失败,就是因为没外援。要是您的大军到了边境,再向各县城发文书,那些早就盼着归顺的百姓,谁不翘首以盼?恳请您上看天意、下看人心,再参考占卜的结果,就知道我之前说的话没半句假!”
第四封信里,周鲂故意装出 “怕被怀疑” 的样子,还想了个 “留人质” 的法子,让戏演得更真:“我派去的董岑、邵南,从小在我家长大,我对他们像对亲儿子一样信任,所以才特意让他们带信来,故意装成背叛东吴的样子。我们之间好多话都是眼神交流、心里盘算,没敢张嘴说,连家里亲人都不知道这事。我还特意嘱咐他们,到了您那边,就说是来投降的,好让想投奔您的人都知道。我谋划这事,全靠老天保佑 —— 要是成了,我就能活下来;要是不小心泄露了,我全家都会被灭门。我常常半夜对着天,向星星发誓,虽然我这点诚意不一定能感动上天,可我实在走投无路,只能求老天帮忙了。派他们去的时候,我是又盼着事成又怕出事,人虽然活着,魂都快没了,脑子也昏昏沉沉的。我私下里怕您还没完全相信我,要不您把董岑、邵南留下一个当人质,好让您以后更放心。另一个可以带着您的回信回来,回来后就说他是后悔背叛、主动回来认罪的 —— 东吴有规矩,后悔投降又回来的,都能免罪。这样一来,两边都没破绽,再也不会有闲话。我天天望着西边(魏国方向)盼您回信,眼泪都掉在信纸上了。”
第五封信里,周鲂又给曹休画了个 “大饼”,把鄱阳百姓的 “心思” 和东吴的 “漏洞” 说得明明白白:“鄱阳的百姓,其实大多性子直、胆子
第85章 贺全吕周锺离传(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