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5章 贺全吕周锺离传(五)[2/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让他们当兵服役,他们不一定乐意;可要是有人带头造反,他们一听见动静就会响应。现在他们表面上归顺东吴,心里的疙瘩还没解开,躲在山里草丛里,叛乱的心思没断。而孙权现在正打算大举进兵,把全国的兵力都调出去了,江边空虚得很,军营堡垒都没人守,就剩几个负责巡查的官。要是趁这时候鼓动百姓造反,一下子就能成事,可关键得有您的外援,咱们里外配合才行,不然肯定成不了。要是您能从皖道进军到江边,我就从南岸的历口当内应;要是您暂时到不了江边,在百里外驻扎也行,只要让这里的百姓知道您的大军到了,他们自然会主动行动。这里的百姓不是不怕饥寒、喜欢打仗,而是被东吴的频繁征讨逼得没办法,都乐意归顺魏国,可之前好几次想举事,都因为没外援、没人响应,最后遭了灾。要是您能让石阳和青州、徐州的军队前后呼应,牵制住东吴的兵力,让他们没法很快撤退,那就再好不过了!我生在江淮一带,熟悉这里的情况,知道现在是最好的机会,错过就再也没有了,所以才敢把心里话全告诉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鲂的第六封信,特意挑孙权的 “痛点” 说,还把东吴的 “作战计划” 编得有模有样,就为了让曹休彻底放下戒心:“孙权一直恨上次没打下石阳城,这次他下了血本,召集了好多新兵,还让潘濬去征调少数民族的人,凑了一大帮兵力。我偷偷听说,他还定了个规矩:攻城的时候,要把老弱残兵放前面,精锐部队跟在后面。他说要让弱兵去填战壕,好尽快攻破城池 —— 虽然能不能成还不好说,但他就是这么打算的。我私下里担心,石阳城小,咱们的军队没法在那儿久留,所以恳请您赶紧派兵来支援,这事一定要快、要隐秘。王靖的下场就摆在那儿,教训还不够近吗?我现在能不能归顺您、能不能活下来,全看您了!要是您能及时派兵来,咱们肯定能成大事;要是您来晚了,我就会跟王靖一个下场。之前彭绮叛乱的时候,听说您的大军到了逢龙,咱们郡里不管老人小孩都特别高兴,都想跟着您立功。那时候要是您能多留一个月,大事早就成了,可惜您走得太快,孙权才能增兵专心打彭绮,彭绮最后才失败。希望您能好好琢磨我说的这些话!”
     到了第七封信,周鲂开始 “提要求”,这既是为了让诈降更像真的,也是为了后续能稳住人心:“现在要干这么大的事,不给大家封官赏爵,肯定没人愿意跟着干。恳请您给我五十枚将军印、五十枚侯爵印,一百枚郎将印,还有二百枚校尉印、二百枚都尉印。我好把这些印交给各个头领,鼓舞他们的士气。另外,再求您给几十面旗帜,作为咱们的标志,让山里的士兵和百姓一眼就能看见,知道该跟谁、该走哪条路,彻底断了他们的犹豫心思。还有,最近两边投降、叛变的人天天都有,消息传得快,咱们这事必须保密。要是您看了我的信,千万要藏好,别泄露出去。我知道您有谋略、考虑周全,肯定会多加防备,可我实在太着急了,一遍又一遍跟您说这些事,要是有冒犯的地方,还请您别怪罪。”
     除了给曹休写信,周鲂还专门给孙权上了一封密表,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现在北方有曹休这个贼寇,靠着黄河、洛水的险要地势,一直对抗朝廷,占着北方土地不投降。我没能想出奇计、推荐贤才,上不能帮陛下弘扬教化,下不能为国家出一点力,心里急得像被捶打一样,连睡觉都不安稳。陛下您像上天一样包容,不怪我没本事,还特意下命令,让我想办法引诱曹休。我当时就想,要是在郡里找那些被曹休知道的山头头领去联络,一来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人,二来就算找到了,也怕他不可靠,不如我亲自去骗曹休,这样更稳妥。这可是我盼了好几年的机会,赶上这千载难逢的时刻,我肯定会尽全力。我已经写好了骗曹休的信,都附在后面了。我知道自己没有古人那样灵活的计谋,又突然接受这么重要的任务,心里又慌又乱,怕自己太愚笨,辜负了陛下的信任,一直担心得不行。我听说唐尧顺应天意,连普通人的意见都会采纳,最后才成就大业。朝廷的计谋这么周密,肯定能把曹休引进咱们的圈套,有神灵保佑,曹休一定会自己送上门来。到时候咱们的大军把他团团围住,一个都跑不了,威风像雷电一样传遍天下,这真是天下人的福气!我恭敬地呈上这封表,把写好的信也一起交上去,怕自己见识浅,写得不好,心里一直很惶恐。” 孙权看了密表后,立刻批准按计划行事。
    喜欢。
  

第85章 贺全吕周锺离传(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