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9章 潘濬陆凯传(二)[1/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赤乌二年(公元 239 年),潘濬去世,他的儿子潘翥继承了爵位。潘濬的女儿嫁给了建昌侯孙虑。(《吴书》记载:潘翥,字文龙,被任命为骑都尉,后来接管了父亲的兵马,可惜很早就去世了。潘翥的弟弟潘秘,孙权把自己姐姐陈氏的女儿嫁给了他,还调他担任湘乡县县令。《襄阳记》记载:襄阳人习温担任荆州大公平(相当于州里负责举荐人才的官员,即后来的州都)。潘秘去拜访习温,临走时问他:“我父亲以前说您会成为荆州的议主(负责评议人才的官员),现在果然如他所言。不知道以后谁会接替您的职位呢?” 习温说:“没人比你更合适了。” 后来潘秘担任尚书仆射(协助丞相处理政务的官员),接替习温担任大公平,在荆州一带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陆凯,字敬风,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还是丞相陆逊的同族侄子。黄武初年(公元 222 年左右),他先后担任永兴县(今浙江萧山附近)、诸暨县(今浙江诸暨)的县长,在每个任职地都留下了不错的治理成绩,后来被任命为建武都尉,开始统领兵马。
     别看陆凯是带兵的将领,手里却从来没放下过书本,特别喜欢研究《太玄经》。他不仅能深入钻研阐释其中的道理,用书中的方法占卜预测,结果还都很准。赤乌年间(公元 238251 年),陆凯被任命为儋耳郡(今海南儋州附近)太守,奉命征讨朱崖(今海南),在战役中斩杀和俘虏了不少敌人,立下战功,升任建武校尉。
     五凤二年(公元 255 年),陆凯又率军到零陵郡(今湖南永州附近)征讨山贼陈毖,成功斩杀陈毖,打了场漂亮的胜仗。凭借这次战功,他被任命为巴丘督、偏将军,封为都乡侯,后来又调任武昌右部督。之后他曾和其他将领一起率军赶赴寿春(今安徽寿县),返回东吴后,经过多次提拔,担任了荡魏将军、绥远将军。
     孙休即位后,陆凯被任命为征北将军,授予符节,兼任豫州牧。等到孙皓登基,陆凯又升任镇西大将军,负责统领巴丘(今湖南岳阳附近)的军务,兼任荆州牧,进封为嘉兴侯。
     孙皓曾和晋国暂时讲和,使者丁忠从北方回来后,劝说孙皓可以趁机偷袭弋阳郡(今河南潢川附近)。陆凯得知后,立刻劝谏孙皓不要这么做,具体的对话内容在《孙皓传》里有详细记载。宝鼎元年(公元 266 年),陆凯升任左丞相。
     孙皓有个怪脾气,特别不喜欢别人盯着自己看。大臣们陪他上朝或见面时,没一个人敢抬头直视他。陆凯看不下去,劝孙皓说:“君臣之间哪有互不认识的道理?要是突然发生意外情况,您都不知道该找谁帮忙。” 孙皓听了,才破例允许陆凯可以直视自己。
     后来孙皓把都城从建业迁到武昌(今湖北鄂州),扬州地区的百姓得逆流而上,往武昌运送物资,负担重得叫苦连天。加上当时朝政混乱,有很多错误决策,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穷困潦倒。陆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上奏疏劝谏孙皓:
     “臣听说贤明的君主,会用让百姓快乐的方式让自己快乐;昏庸的君主,只会只顾自己快乐而不管百姓。让百姓快乐的君主,他的快乐能长久;只图自己快乐的君主,很快就会失去快乐甚至亡国。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实在该重视他们的粮食供给,爱惜他们的性命。百姓安定,君主才能安定;百姓快乐,君主才能快乐。
     这些年下来,陛下的威严越来越像夏桀、商纣那样残暴,陛下的英明被奸臣掩盖,陛下的恩惠被一群恶人阻断。没发生灾祸,百姓却丢了性命;没做什么大事,国家财富却空了。无辜的人被治罪,没功劳的人却受奖赏,这让陛下落下犯错的名声,连上天都降下灾异警示。可朝中的公卿大臣,只会讨好您来换取宠爱,压榨百姓来谋求私利,引导您做不合道义的事,让朝政在不良风气中衰败,臣私下里为此感到痛心。
     现在邻国和咱们交好,四方边境没什么

第89章 潘濬陆凯传(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