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8章 潘濬陆凯传(一)[1/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潘濬,字承明,是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汉寿附近)人。他二十岁左右时,曾跟随学者宋仲子学习。(《吴书》记载:潘濬为人聪明,观察细致,回答问题条理清晰、有逻辑,山阳郡人王粲见到他后,特别看重他的与众不同,潘濬也因此渐渐有了名气,后来在武陵郡担任功曹(协助太守处理政务的官员)。)
     还不到三十岁时,荆州牧刘表就征召潘濬,让他担任部江夏从事(负责监察江夏郡官员的职务)。当时沙羡县(今湖北武汉附近)的县长贪污腐败、行为不端,潘濬查明情况后,直接下令将其处死,整个江夏郡的官员都被吓得不敢再胡作非为。后来潘濬调任湘乡县(今湖南湘乡)县令,治理地方很有成效,名声远扬。
     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协助州牧处理军政事务的核心官员)。刘备进军蜀地后,特意留下潘濬,让他负责荆州的日常事务。
     孙权后来击败关羽、吞并荆州,任命潘濬为辅军中郎将,还给他调配了兵马。(《江表传》记载:孙权攻占荆州后,荆州原来的将领官吏几乎都归顺了东吴,只有潘濬称病不肯露面。孙权派人抬着床,到潘濬家里把他接来,潘濬却趴在床席上不肯起身,眼泪不停地往下流,哭得抽抽搭搭,连话都说不完整。孙权亲自上前安慰他,还喊着他的字说:“承明啊,从前丁父是鄀国的俘虏,周武王却任命他为军队统帅;彭仲爽是申国的俘虏,周文王却让他担任令尹(楚国最高官职)。这两个人都是你们荆州的先贤,刚开始虽然是俘虏,后来却都被重用,成了楚国的名臣。你怎么偏偏不一样,不肯归顺我,难道是觉得我比不上古代的贤君,没有容纳人才的度量吗?” 说完,孙权让身边的侍从用手巾帮潘濬擦脸,潘濬这才起身下床,向孙权行礼谢恩。孙权当即任命他为治中从事,荆州的军政事务,全都让他参与商议决策。
     后来,武陵郡的部从事樊伷,煽动当地少数民族部落,打算把武陵郡献给刘备。有人向孙权建议,派一名督军率领一万人马去讨伐樊伷。孙权没有同意,特意召见潘濬询问对策。潘濬回答:“只要派五千兵马过去,就足够活捉樊伷了。” 孙权疑惑地问:“你怎么这么小看他?” 潘濬解释说:“樊伷出身南阳的世家大族,只会耍嘴皮子,其实根本没有真才实学。我之所以这么了解他,是因为以前樊伷曾给州里的官员办过宴席,结果等到中午,饭还没端上来,有十多个人等不及,自己站起来走了。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他根本没能力办成大事,就像看侏儒只看一节就知道他的本事一样。” 孙权听了哈哈大笑,采纳了潘濬的建议,当即派他率领五千兵马出征,结果真的斩杀了樊伷,平定了叛乱。)
     之后,潘濬升任奋威将军,被封为常迁亭侯。(《吴书》记载:芮玄去世后,潘濬接管了芮玄的兵马,驻守在夏口(今湖北武汉附近)。芮玄,字文表,是丹杨郡(今安徽宣城附近)人。他的父亲芮祉,字宣嗣,跟随孙坚征战,立下不少功劳,孙坚推荐芮祉担任九江太守,后来又调任吴郡太守,在每个职位上都有不错的名声。芮玄的哥哥芮良,字文鸾,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孙策任命他为会稽东部都尉,芮良去世后,芮玄接管了他的兵马,被任命为奋武中郎将,因功被封为溧阳侯。孙权为太子孙登挑选妃子时,大臣们都称赞芮玄的父亲芮祉、哥哥芮良,三代人都以品德、道义和文武才能闻名,于是孙权就娶了芮玄的女儿做太子妃。黄武五年(公元 226 年),芮玄去世,孙权特别惋惜。)
     孙权称帝后,任命潘濬为少府(掌管皇室手工业、财政的官员),进封他为刘阳侯。(《江表传》记载:孙权曾多次去射野鸡取乐,潘濬劝谏孙权说:“天下还没平定,有太多重要的事要处理,射野鸡不是紧急事务,而且拉弓时弓弦可能断裂,箭括可能损坏,都容易造成危险,恳请陛下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再射野鸡了。” 潘濬出宫后,看到孙权用来隐蔽射野鸡的帐幔还在,就亲

第88章 潘濬陆凯传(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