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8章 潘濬陆凯传(一)[2/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手把它拆毁了。孙权从此再也没有射过野鸡。)
     后来潘濬升任太常(掌管礼仪、祭祀的官员)。当时五谿地区(今湖南、贵州交界一带)的少数民族发动叛乱,势力盘根错节,孙权授予潘濬符节(代表朝廷权威,可自行决断军务),让他统领各路军队前去讨伐。潘濬在平叛过程中,该奖赏的绝不拖延,该惩罚的绝不姑息,法令严明,没人敢违抗。这次平叛,斩杀和活捉的叛军加起来有上万人,从此少数民族部落的势力大大削弱,武陵郡一带恢复了安宁。(《吴书》记载:骠骑将军步骘驻守在沤口(今湖南长沙附近),请求在各郡招募士兵,扩充自己的兵力。孙权征求潘濬的意见,潘濬说:“地方上有不少豪强将领,在民间横行霸道,危害百姓。加上步骘有名望权势,各地官员都巴结他,要是允许他招募士兵,肯定会出乱子,不能答应他。” 孙权听从了潘濬的建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郎将豫章郡人徐宗,是当时有名的士人,他曾去过京城,和孔融有过交往。但徐宗作为儒生,行事放纵不拘小节,手下的士兵也纪律松散,不遵守军令,还经常带头做坏事,潘濬毫不犹豫地把他处死了。潘濬执法严明,不怕别人议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归义侯隐蕃,凭借出色的口才,受到不少豪杰的赏识,潘濬的儿子潘翥也和他有往来,还送给他粮食财物。潘濬听说后,非常生气,写信斥责潘翥说:“我蒙受国家的大恩,立志以死报答,你们在都城,应该想着恭敬顺从朝廷,亲近贤才、仰慕善行,为什么要和隐蕃这种投降的俘虏交往,还送他粮食财物?我在远方听到这件事,心里又震惊又羞愧,好几十天都闷闷不乐。这封信送到后,你立刻去使者那里接受一百杖的惩罚,还要把送出去的财物追回来。” 当时的人都觉得潘濬太小题大做,可没过多久,隐蕃果然图谋叛乱,被处死了,大家这才佩服潘濬有先见之明。
     《江表传》记载:当时潘濬的姨表兄零陵郡人蒋琬,担任蜀汉的大将军。有人在武陵太守卫旌面前挑拨离间,说潘濬偷偷派使者和蒋琬联系,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投靠蜀汉。卫旌把这件事报告给孙权,孙权却说:“承明不会做这种事。” 当即把卫旌的奏表封好,拿给潘濬看,还把卫旌召回都城,罢免了他的官职。)
     在此之前,潘濬和陆逊一起驻守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共同负责留守后方的事务,后来两人又各自回到原来的职位。当时校事(负责监察官员的特务机构官员)吕壹玩弄权术,滥用职权,上奏弹劾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人,顾雍、朱据都被软禁起来,限制行动。
     黄门侍郎谢厷在和吕壹聊天时,问他:“顾丞相的事怎么样了?” 吕壹回答:“情况不太好。” 谢厷又问:“如果顾丞相被罢免,谁会接替他的职位?” 吕壹没有回答,谢厷接着说:“难道是潘太常吗?” 吕壹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说的差不多。” 谢厷对吕壹说:“潘太常一直对你恨得咬牙切齿,只是因为他在外地,没机会对付你罢了。要是他真的接替顾丞相,恐怕第二天就会收拾你。” 吕壹听了非常害怕,赶紧不再追究顾雍的事,把他放了。
     潘濬请求回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朝见孙权,想趁机会当面极力劝谏,揭发吕壹的罪行。等他到了建业,才听说太子孙登已经多次向孙权进言,却没被采纳。潘濬于是大摆宴席,邀请朝廷百官参加,打算在宴会上亲手杀死吕壹,自己承担所有后果,为国家除掉这个祸害。吕壹暗中得知了潘濬的计划,赶紧称病不去赴宴。此后,潘濬每次进见孙权,都会详细陈述吕壹的奸诈阴险。渐渐地,孙权对吕壹的宠爱越来越淡,后来终于下令处死了吕壹。孙权还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责备大臣们没有及时进谏,这件事在《孙权传》中有详细记载。
    喜欢。
  

第88章 潘濬陆凯传(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