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4章 是仪胡综传(二)[1/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地刚形成时,天、地、人三才就诞生了。天上的狼星、弧星呈现出象征兵戈的星象,这其实是精锐军队的预兆。圣贤观察这些天象,效仿天意经营天下,开始制作兵器,力求成就大业。黄帝、神农开创朝代,奠定帝王的基业,对上顺应天意,对下消除百姓的灾祸。高辛氏诛杀共工,虞舜征讨有苗部落,夏启在甘水之滨出兵,商汤在鸣条大败夏桀,周武王在牧野击败商纣,汉高祖在垓下消灭项羽 —— 这些成就没有一个不是靠军队实现的,都是靠武力平定天下、延续大业。
     我们圣明的大吴,实在是承受天命、拥有德行的国家,以神武之道治理天下,遵循帝王的准则。追溯往昔,我们以黄帝、虞舜为祖先,历经五个朝代,如今在南方崛起,承接天命开创基业。我们要弘扬治国大道,改变天下的格局。顺应天时,组建神圣的军队,效仿太一神的阵法,设置五将三门的军阵;军队行动快时像闪电,慢时像行云,进退都有章法,简约而不繁琐。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的旗阵已经布好,黄龙旗处在中央,像周朝制度里象征君主的日月太常旗一样,高高竖立,是六路大军敬仰的标志。仙人在天上,俯瞰观察四方,黄龙旗其实是神灵所使,为国家带来吉祥。军队想要转向,黄龙旗会先移动,不用敲响金鼓,军队就能安静地变换阵形,其中的谋略像神灵一样玄妙,可称得上是隐秘神奇。
     从前周朝时,有赤乌衔着丹书飞来,预示周朝兴盛;如今我们大吴,有黄龙吐出符瑞,象征天命所归。这与河图洛书的预言相合,行动都与天道相符,上有上天相助,下得百姓拥护,众人都说这是美好的征兆。”
     蜀汉听说孙权登基称帝后,派使者来东吴,重新巩固之前两国订立的盟约。胡综奉命撰写盟约文书,文中文辞优美、义理清晰,详细内容记载在《孙权传》里。
     后来孙权把都城迁回建业(今江苏南京),徐详和胡综都被任命为侍中,进封为乡侯,还兼任左右领军,手里掌握了兵权。当时有从魏国投降过来的人说,魏国的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在魏国很受猜疑,日子不好过。胡综觉得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就伪造了三篇吴质的投降文书,想以此扰乱魏国军心。
     第一篇投降文书是这样写的:“如今朝廷的法纪已经松弛断绝,天下四分五裂,百姓生活困苦,士人四处流亡。战乱所到之处,城镇里没有常住人口,到处都是战火留下的烟尘,这种景象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大乱的程度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的。我吴质志向浅薄,身处乱世却没有应对的办法,被故土束缚,没法脱身投奔明主,只好给曹氏效力,担任军中职务,驻守在黄河以北的地区。我与您(指孙权)相隔遥远,像被上天隔绝一样,虽然我早就仰慕您的道义,想托付性命归顺大吴,却可惜没有机会,没法实现这个心愿。
     每次有从南方来的人,我都会偷偷打听大吴的教化德政,得知陛下您的德行与天地齐平,光明与日月等同,神武的姿态是天生的,您弘扬帝王的治国之道,教化传遍万里,长江以南的百姓,都受到您的庇护。天下的英雄俊杰、有才能的士人,没有不发自内心歌颂您,乐意归附大吴的。今年六月底,我听说陛下您在吉日登基称帝,弘扬治国大道,整顿朝廷法纪,要让流亡的百姓,看到稳定的君主。
     从前周武王讨伐商纣,商朝百姓反过来帮助周武王;汉高祖诛杀项羽,楚军四面唱起楚歌。拿这些事和现在相比,都不足以形容大吴的兴盛。我吴质怀着对上天的最大愿望,特意派亲近的同乡黄定,恭敬地献上表章,借着假装投降叛乱的名义,历经艰险前来投奔。我想陈述的事情,都写在下面了。”
     第二篇投降文书里,胡综继续以吴质的口吻,把 “归降” 的理由说得情真意切,还悄悄给孙权递了 “破魏” 的关键信息:“从前伊尹离开夏朝投奔商朝,陈平背弃楚国归顺汉朝,他们的功劳被写在竹简绢帛上,名声流传到后世。君主们没说他们是背叛之人,反而认为他们懂得天命、选对了明主。我以前和曹氏打交道,表面上是君臣,私下里亲如骨肉,恩情道义深厚,从来没想过

第94章 是仪胡综传(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