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5章 是仪胡综传(三)[2/2页]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孙权看隐蕃聊起刑罚诉讼的事头头是道,还是任命他为廷尉监(负责司法事务的官员)。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都称赞隐蕃有辅佐君主的才能,郝普跟隐蕃尤其亲近,还常常为隐蕃没被重用而抱怨。后来隐蕃图谋叛乱,事情败露后被处死。(《吴录》记载:隐蕃有口才,魏明帝派他假装投降东吴,让他设法当上廷尉的官职,通过严查大臣来挑拨东吴君臣关系。隐蕃当上廷尉监后,因为朱据、郝普跟他关系好,他家门前常常车马成群、宾客满座。等到叛乱事发,隐蕃逃走,很快被抓了回来。官员审问他的同党,隐蕃却什么都不肯说。孙权让人把他带进来,对他说:“你何必替别人受这个罪呢?” 隐蕃说:“孙将军,大丈夫谋划大事,哪能没有同伙!我是烈士,死就死了,绝不会牵连别人!” 说完就闭紧嘴,最后被杀了。《吴历》记载:孙权问郝普:“你之前一个劲夸隐蕃,还为他抱怨朝廷,现在隐蕃叛乱,都是你的错!”)郝普被孙权责备后,自杀了。朱据也被限制行动,过了好一阵子才被解除禁令。
     胡综因为早就看穿隐蕃,被任命为偏将军,兼任左执法,负责处理诉讼案件。后来辽东出了事,辅吴将军张昭因为劝谏孙权时言辞太激烈,孙权特别生气,两人闹得很僵。最后能化解矛盾,让他们和好,不再有隔阂,胡综在中间出了不少力。
     胡综这人特别爱喝酒,喝醉了就放声欢呼,尽情尽兴,有时还会端着酒杯劝酒,甚至跟身边的人打闹。但孙权爱惜他的才华,从来没责怪过他。从孙权开始掌管东吴事务起,各种文告、命令,还有给邻国的书信、符节文书,大多是胡综写的。
     早些年,因为东吴内外事务多,朝廷特意定了条规矩:地方长官遇到亲人去世,不能离职回家奔丧,可还是经常有人违反。孙权很头疼,让大臣们商量怎么解决。胡综提议:“应该把这条规矩写成明确的法令,规定违反的人要判死刑,只要处死一个人,以后就没人敢违反了。” 孙权采纳了胡综的建议,从此再也没人敢擅自离职奔丧了。
     赤乌六年(公元 243 年),胡综去世,他的儿子胡冲继承了爵位。胡冲性格温和,有文才和才干,天纪年间(公元 277280 年)担任中书令。(《吴录》记载:胡冲后来在西晋做官,担任尚书郎、吴郡太守。)
     徐详,字子明,是吴郡乌程县(今浙江湖州附近)人,比胡综先去世。
     评论说:是仪、徐详、胡综,都是孙权时期为东吴事业立下功劳的人。是仪清廉谨慎、品德高尚;徐详多次奉命出使,能完成使命;胡综有文才、有能力,三人都受到孙权的信任。把他们比作大房子,就像是支撑房屋的椽子,虽然不是主梁,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啊!
    喜欢。
  

第95章 是仪胡综传(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