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4章 君臣齐聚赴黄县,旧友重逢议军情[2/2页]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听风雨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即起身拍了拍太史亨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严厉却又藏着关切:
     “元复,镇守后方看似无锋,实则干系重大。粮草调度、民心安稳、斥候传讯,桩桩件件都容不得半分差池。”
     他顿了顿,目光沉了沉:“你性子偏急,切记遇事多思,莫要学那匹夫之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线厮杀有陛下与诸位将军,你守好这临淄,便是大功一件。若有差池……”话未说尽,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史亨听得额头微汗,忙躬身应道:“父亲教诲,孩儿记下了!孩儿定不负陛下与父亲所托!”
     商议既定,众人纷纷起身告退,各自回去忙着打点行装。
     夜色渐深,府衙内烛火渐次熄灭。剑影望着身旁脱去外衣的杨再兴,本欲缠着他“切磋”的劲头敛去了许多。
     大战在即,彼此都心照不宣,那份藏在呼吸里的缱绻,今夜皆化作了无声的默契。
     她轻轻往他身边挪了挪,枕上他的臂弯,不多时便呼吸匀净。
     杨再兴低头看了眼怀中伊人,唇角漾开一抹浅淡的笑意,也闭目睡去。屋外月光如水,映着即将奔赴沙场的寂静。
     次日天刚蒙蒙亮,众人用过朝食,府邸外的马车便已整装待发。杨再兴与徐晃暂别众人,转身返回城中军营点兵。
     半个时辰后,临淄城外旌旗猎猎。杨再兴与徐晃一身戎装,领着先锋大军列阵在前,铁甲铿锵间踏出沉稳步伐,为队伍开路。
     中军处,赵云目光锐利,按剑护在刘禅车驾左右,扫视着周遭动静。剑影与诸葛瞻母子的车舆紧随其后。
     太史慈则率部压阵,双戟挂于背后,手中攥紧长枪,提防着沿途可能出没的山贼流寇,确保后路无虞。
     一行人马浩浩荡荡,朝着黄县方向进发。五日后,大军终抵黄县城外。远远便见城门口旌旗林立,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早已率部在此等候。
     待刘禅的车辇稳稳停在近前,众人齐齐上前行礼:“臣等,恭迎陛下!”
     刘禅掀开车帘,缓步走下马车,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朗声笑道:“诸位爱卿,不必多礼!”
     说罢,他亲自上前扶起诸葛亮等人,道:“都快些起身吧!城外风大,先进城再聊。”
     话音刚落,诸葛亮已快步走向诸葛瞻母子的马车,小心翼翼将二人搀下——眉梢眼角的关切,混着久别重逢的暖意,在晚风里轻轻漾开。
     另一边,关羽与张飞早已按捺不住,大步冲到赵云面前。三人相视一笑,随即猛地相拥,臂膀紧扣,仿佛要将这些年的思念之情都揉进彼此的甲胄里。
     赵云素来沉稳,此刻却也难得流露热络,重重拍了拍二人后背;关羽眉宇间惯有的傲气淡了几分,那双总是沉静的眼,此刻竟也红了。
     四目相对间,无需多言。
     “子龙。”关羽先开了口,声线比往日低哑几分,却字字扎实。
     “云长。”赵云应声,语气依旧平和,尾音却悄悄带上了暖意。
     这两声低唤,简单得像寻常问候,却裹着千言万语。
     旁边的张飞早按捺不住,一手勾住一个,朗声道:“啥也别说了!喝酒去!”
     三人相视大笑,搭着彼此的肩膀围成一圈,笑声震得周遭旌旗猎猎作响。
     那些藏在沉默里的牵挂,那些没说出口的惦念,全在这笑声里,落了地,也落了心。
     之后,一行人离了城门,伴着沿途士卒的甲叶铿锵声,不多时便到了县衙。
     刚踏入正堂分主次坐下,张飞那憋了一路的性子再也按捺不住,扯开嗓子冲侍从嚷道:“速取好酒来!今日,俺定要与子龙喝个痛快!”
     刘禅笑着摇头,众人也跟着打趣几句,席间气氛顿时热络起来。彼此说着别后境况,从临淄战事聊到黄县布防,一时间笑语不断。
     约莫半炷香的功夫,门外传来脚步声,姜维与关凤一身戎装,自城外军营匆匆赶来。二人进门见了刘禅、赵云等人,忙上前行礼问安。
     赵云见了姜维,眼中满是欣慰,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伯约这些年越发沉稳了,做得不错!”
     说着,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考较的笑意:“当年我传你的枪法,没因军务繁忙落下吧?待用过晚膳,正好陪我走几招,让我瞧瞧你这些年的长进。”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君臣齐聚赴黄县,旧友重逢喜开颜。东莱战局待重整,将士齐心盼凯旋。
    喜欢。
  

第644章 君臣齐聚赴黄县,旧友重逢议军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