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3章 兄弟释嫌辞帝阙,仙洞聚散话流年[1/2页]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听风雨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中秋佳节,杨继祖与刘芙大婚,长安满是喜气。次日,文武大比如期举行,吕雯请缨补位,孙绍力克太史慈、姜维险胜邓艾,多场对决各有波折。最终,孙绍与文鸯武试并列榜首,陆抗、庞宏、诸葛瞻分获文试三科头名,一众老臣望着小辈崭露头角,皆盼大汉新局顺遂。
     待文武大比尘埃落定,杨继祖便与刘芙连着三日入宫,数次提及回返豫州封地之事。
     可刘禅听罢,每每都是一笑摆手,语气里满是不容置喙的热络:“刚成亲便急着要走?哪有这样的道理!”
     “朕这做父亲的,还没好好与芙儿说几句话呢。”
     “你等且安心再留些日子,待过了重阳节,朕亲自备下仪仗,送你等出城。”
     话都说到这份上,杨继祖夫妇只好躬身应下。
     可没等重阳节到,五日后天刚蒙蒙亮,杨家府邸的朱漆大门就被人拍得“砰砰”作响,震得门环都在不停颤动。
     门房披衣赶来,刚将门闩拉开一条缝,就见个身着玄色劲装的年轻男子立在晨光里,腰间斜挎着一柄寒光凛凛的长剑,额角沾着些风尘,不是杨继周是谁?
     他刚迈过府门门槛,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道沉雷似的声音就劈了过来:“站住!”
     抬头一看,正是晨起练功、一身精悍短打的杨再兴。
     杨再兴大步上前,伸手指着他的鼻子,指节都捏得发白,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火气:
     “你还知道回来?你兄长大婚,满长安的同僚故旧皆来道贺,偏就少了你这个亲弟!”
     “你说说,你眼里还有这个家吗?还有我等这些亲人吗?”
     杨继周被训得脖子一缩,忙不迭挠着后脑勺辩解:“父亲,您莫生气!孩儿真不是故意的!”
     “只是前些日子,过荆州地界时,恰巧撞见伙山贼占了山头,抢了附近村落的粮食。”
     “可那些皆是百姓活命的粮食,孩儿哪能不管?便想着顺手上山清了那伙贼人。”
     “没承想……竟一连缠斗了好几日,待赶到长安时,兄长的婚典早已散了……”
     “顺手?”杨再兴被这话噎得火气更盛,抬起手点了他好几下,声音都拔高了些。
     “你就惯会学那些个江湖游侠儿,整日里只知舞枪弄棒,四处闯荡!”
     “家里之事你不上心,豫州封地的差事你不着调,眼里就只剩你那点‘侠义勾当!你还回来做甚,怎就不干脆死在外头?”
     正说着,院内传来一阵轻缓的脚步声。闻言赶来的吕雯,眼眶还带着未消的红:
     “继周,娘亲知道你心善,见不得百姓受欺。可江湖路远,你独自一人在外,身边连个帮衬的都没有,娘亲一想到这些,夜里便睡不安稳。”
     “听娘的话,快与你父亲认个错,往后行事沉稳些,莫再教家里人悬心了。”
     杨继祖见状,忙上前一步,伸手将杨继周拦在身后,笑着对杨再兴劝道:“父亲,继周这性子您还不清楚?”
     “他向来是见了不公事,便挪不开脚的主儿,此次也是为了救急。”
     “再说婚典虽过,咱们一家人聚在一起,补上顿饭便是了。芙儿自幼便在咱家长大,哪会在意这些小节。”
     杨再兴狠狠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少替他打掩护!我正愁没处寻你,你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都跟我去书房,今日你兄弟俩,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待进了书房,他反手“砰”地甩上门,转头便指着杨继祖劈头盖脸训道:“你莫不是以为,你的那点小心思能瞒得过我?”
     “这些年,你明里暗里将史阿兄的剑术传给继周不说,还日日与他讲那些个游侠逸事。”
     “若不是你在背后撺掇,他能如此痴迷江湖,连家都快忘了?”
     “继祖,你什么都好,就是心胸太窄,连自家兄弟都算计!”
     说着,杨再兴声音再度拔高:“你莫不是忘了当年在建业,你雯姨娘拉着你的手说的那些话?”
     “她可自始自终从未想过让继周抢你的豫王之位,只盼着他能进军中,或是去豫州帮你搭把手打理封地。”
     “继周可是你亲弟啊!你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叫我如何放心将爵位传你,将豫州数十万百姓的生计托付于你?”
     杨继周听得眼睛都直了,片刻后忙抢着开口:“父亲,不是这样的!兄长从未撺掇过我,是我自己打小便羡慕江湖侠客,与兄长无关……”
     “闭嘴!”杨再兴冷声打断他,语气里添了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沉郁,“你这孩子性子太直,旁人说什么,你皆当真话听。你若是能有你兄长三分心思,也不至于教我日日为你悬心!”
     说罢,他甩了甩袖子起身便往外走,脚刚跨到门槛,又猛地回头扫了兄弟俩一

第663章 兄弟释嫌辞帝阙,仙洞聚散话流年[1/2页]